[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一心三观
 
{返回 佛学名相杂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2

一心三观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者,一切世间生灭之法也。佛生人中示同生灭,亦属有为无常之法。无常之法虚假不实,故以梦幻、泡影、露电六种为喻,应作如是观者。观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观有为法,如梦幻等。能观既是妙智,所观无非妙境。妙境者,一境三谛也。妙智者,一心三观也。三观者,空、假、中也。三谛者,真、俗、中也。即观有为之法,离性、离相之谓空,无法不具之谓假,非空非假之谓中。谛者审实不虚之谓,全谛发观。以观照谛,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云如是观也。能如是观,乃了化身,即法身无常即常也。虽即法身不碍涅槃,常即无常也。良以如来究竟非常、非无常之法。故所以能常、能无常也。是则终日涅槃、终日说法,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上述空假中三观法乃天台宗之所宗,为天台宗基本教义之一。又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一心,即能观之心;三观,即空、假、中三谛。知「一念之心」乃不可得、不可说,而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者,即称一心三观。此为圆教之观法,系不经次第而圆融者。
 《摩诃止观》上载,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若一切法即一法,此法即是空,是为空观;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是为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是为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是为总中观,此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之一心三观。

其中,所谓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观此则称假观;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无独立之实体,故为空,观此则称空观;一切现象非一非一切,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性质,此为中道,观此则称中道观。如作空观,则假、中亦空,以三观悉能荡相破着之故。如作假观,则空、中亦假,以三观皆有立法之义故。如作中观,则空、假亦中,以三观之当处为绝对之故。以此观于空、假、中三谛之任何一谛,而三谛无不圆具,故称一心三观。然此不思议法,甚深微妙,其观慧门,难解难入,故为圆教利根菩萨所修习者。

又一心三观亦明示三意,此三意即《维摩经玄疏》所示:「一明所观不思议之境,二明能观三观,三明证成。一明不思议之观境者,即是一念无明心,因缘所生十法界以为境也。二明能观者,若观此一念无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则一心三观,圆照三谛之理,不断痴爱起诸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现。三明证成者,若证一心三观,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


{返回 佛学名相杂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大地法
下一篇:七妙非妙法
 大导师与导师
 一坐而食
 法身
 意生身
 阿字五转
 十二因缘
 魔说
 法四依、四不依之义
 习气
 外道与外道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卅二回 反复[栏目:自然的代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传喜法师讲《心经》——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栏目:传喜法师]
 引导年青一代走正法路--欢迎上海居士和我的回忆[栏目:傅味琴居士]
 《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栏目:唐思鹏居士]
 Topple Mount Sumeru[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了义明灯 下篇 大手印前行法 第一章 共四加行 第四节 轮回是苦[栏目:大手印前行法]
 知不如行[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三[栏目:紫柏大师]
 蒋贡公珠闭关法典(节录)[栏目:经论著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