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目前只闻思和实修上师的法...只遵照一位导师的教言...是否可以?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7

问:顶礼上师!我是个初学者,目前只闻思和实修上师的法。我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觉得,如果自己接触很多的法,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甚至失去信心,尤其担心自己会破密乘十四条根本戒。所以想先这样保持一段时间,直至正见稳定。请问上师,如果我只遵照一位导师的教言而去如理如法去行持,是否可以?

答: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很好的。当然,并不是说由于你所依止的导师是我,所以我才说好。当然不是这样的,即便你依止的是另一位导师,我可能也会这么讲解。因为我们竟还是初行者,尤其作为在家居士,平常能真正用于修行的时间本来就很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依止不同的导师,可能就会逐渐成为一个烦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导师都是具德上师,都是很好的导师,但是导师们也会给信众布置各式各样不同的功课,你会觉得这些功课不修好像是不行的,所以这位导师的功课需要完成,另一位导师的功课也要完成,由于这样修行一开就太乱的原因,就会导致后面内心的烦恼越来越重。因此,初次开始修行期间,遵照一位导师的教言并且按照历代传承祖师所传讲的法,从五道十地一一去修学,恐怕是最好的。

以前我也对很多居士说,现前我们平常的修法,无论是身作礼拜,口中念诵不同的咒语,还是闻思经论,乃至实修等等,一切善行当然都有功德。但是,我们不仅要讲解行持善法,还要讲解如何修法才具备五道十地之功德。因为,我们行持善法不仅仅是一种修行的行为,还要懂得修行的果位。所以,如果修法非常散乱,或者有时为了消尽烦恼而成办解脱去阅读一些法本,但是由于不懂得如何修法的缘故,在对治着自心烦恼之上,能起到多少作用,就很难所言了。因此,在以后的在修学的过程中,尽可能按照一位导师的教言去如法行持,可能会好点。

例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我们的上师喇嘛仁波切在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的过程当中,平常就是遵照导师所传讲的法而在修学。当然这样的修学,也并不是排斥其他导师的教言。往昔喇嘛仁波切也会去听闻众多导师的讲解,但是他会将其他导师所讲解的法作为参考,并在自己实修的过程当中,将这些教言配同着自己的修法而做修持,而实际修行的方法可能只是一种,就是无上窍诀大圆满。所以,我们平常如果也能如是造行的话,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也应该是这样的。

可能有很多信众,听到这里又会有另外一个疑问:以后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究竟应该如何行持才算最好?

当然,在你一切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之下,我想就像刚刚所说的,依止一位导师而作修行是最好不过的。尤其是这位导师能按照小乘五道,大乘讲解十地三十七菩提分法,密宗讲解实相,这样的次第为你传讲,你的见解会逐步增上,在自己的实修过程中,也不会很散乱。

虽然你依止某一位导师,但平常去接触一些其他导师,或者到各地去谒见其他一些导师,也并是什么过失,完全可以。从我自身的角度而言,也是如此。我在大约14岁的时候就开始依止我们的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有二十八年的时间,中途也在其它导师面前受过灌顶,并且听闻过一些教言。虽然我平常所修学的法,都是依喇嘛仁波切所传讲的法作为重点而作修学,但我也并不是将其他导师所讲解的法完全搁置一旁,而是会将其作为参考来作为自己修法的辅助。

因为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无论哪一位导师依照什么样的传承而作讲解,都是在讲解如何对治自己的烦恼,我们都可以作为参考,也就是说,在修一法的同时,也就是在修其它一切导师的教言。

也许每位导师为你传讲的重点不一样,有的可能是强调口诵,有些要求身行,有的是讲解调心等等。因为修法的方便有很多形式,想要一次做完所有的方便,恐怕是不现实的,此时我们按照一位导师所教授的方便去对治烦恼,而其他的教言作为辅助,这样一来,你的修行可能就会清晰得多。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认为观想的目的是为了使心安住不动...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下一篇:如何让菩提心增上?
 当您面对身边生活优裕、夫妻和睦、妻贤子孝、看似无烦恼等令世人艳羡的对境..
 为何要观三相圆满之身?
 感受苦果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恶业如何才能消尽?..
 何谓持风(调气)?持风的重要性为何?
 如何让菩提心增上?
 修行上师瑜伽时,感觉安住在某种境界之上,但是细致观待隐约还有心识在飘动..
 关于念诵莲师心咒——莲师心咒的意义
 如何对小孩进行佛法的教育?
 自己有数位上师,座上是否应逐一观想?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
 何谓“三相圆满之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巧匠施工,不露斤斧[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认识心灵的本来面目[栏目:达照法师]
 空性智慧是基础[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金刚经(藏文版英译) Tibetan-English Version translated by L..[栏目:英文佛典]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27、舍内学外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跋陀利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