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从一盏灯到千万盏灯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9

从一盏灯到千万盏灯

  如何才能更好地觉他?靠一个人行不行?靠一个寺院行不行?肯定是不行的。一个法师弘法再积极,能影响多少人?一个寺院管理再有序,能对教界起到多少作用?当然,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但当这些个体仅仅只是个体,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地聚集为群体,结果就是孤掌难鸣,就是杯水车薪,就是对佛法——这个世间最珍贵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固然和教界目前僧才凋零、青黄不接的现状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和佛教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传统”有关。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在很多时候都表现为高僧大德的佛教。也就是说,高僧大德一出世,佛教就在某个地区兴盛一时,但这种兴盛未必长久,往往会随着高僧的离世而湮没。受这一传统的影响,很多人觉得,弘法只有高僧大德才能担当,普通人是无能为力的。结果就把高僧大德累倒了,累得越来越少了。

  “道在人弘”,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参与弘法,道自然会和大众渐行渐远。最后,只剩下殿堂中为人供奉的塑像,以及那些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的经典。当佛像和经典仅仅成为人们瞻仰、礼拜的对象时,佛教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失去了它继续生长的养分。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的是普通大众的佛教,是每个人可以参与的弘法模式。通过相关学习,我们都能拥有分享和弘法的能力。当然,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但只要你有一分力,就可以发挥一分的作用。这种力量的汇集是不可思议的,就像涓滴成河,百川归海,使个体融入整体,使有限成为无限,使所有力量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下一篇:永远的学习榜样
 佛法的基本思想
 发心、僧格、正见
 佛诞日的忆念
 汉传佛教的反思
 道得道不得,得道不得道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弘法布教的六步棋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这个奇妙而无所不在的缘
 学佛者的信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根接触六尘时要回归自性,此是如「净行品」的修法?或是见闻时于第一义不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禅悟密法 两类话头的参法[栏目:果煜法师]
 谈谈《般若心经》修法[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妄语[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栏目:照光法师]
 居士传十七[栏目:居士传]
 生老病死都是福[栏目:索达吉堪布]
 因果观念与心理建设[栏目:太虚法师]
 浅谈菩萨戒(衍兰)[栏目:律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