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9

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就已获得菩萨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发起菩提心?可曾具备相应的素质?在我们现有的心行中,慈悲心所占的份额又有多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这些并不是关起门来想想就可以完成的。在座上观修时,想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似乎并不是很难。但真正面对一切众生时,面对那些亲的、疏的,善的、恶的,形形色色的众生时,还能无分别地一视同仁吗?还能坚持不懈地继续这份发心吗?

  世人遇到危难时,常常呼唤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何为大慈悲?是因为他们对一切众生能平等生起悲心,而这种悲心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永不退缩的。如果这种悲心是有选择的,是有阶段的,就不可能千处祈求千处应,也就不是遍及一切的大慈大悲了。

  这样的慈悲,必须从修菩提心开始。首先是愿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众生”的愿望;其次是行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他人”的行为。这些话,大家听起来也许觉得没什么新意。事实上,这些道理不少人也都知道。那么,我们内心对此的认可程度又有多少?是将之作为一种拿来说说的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指南?是将之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还是指责他人的素材?

  究竟怎样发心?其标准为何?发起后如何长久保持?如是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并付诸行动的。惟有了解,才能行之有效;惟有实践,才能加深认识。

——摘自《造就慈悲品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典、草鞋和舟楫
下一篇:菩提信物
 道念的建立·僧格的养成
 供养的三大收益
 学法八步骤
 一肩烟雨过江南——之问法西园寺
 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名言与真实
 写在《金刚经专集》前
 向左转,向右转
 依止善知识的九大利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60-012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二(叙录门)[栏目:04 传记]
 梦中梦因果问答 132 父亲有什么业力才会短命?他往生的原因是什么...[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Samatha and Vipassana Meditation[栏目:Others]
 明空一体[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相应50经 支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时时感谢[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百年巨赞—写在巨赞法师诞辰100周年之际[栏目:温金玉教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七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一章 释论题、论主、译主[栏目:成观法师]
 证悟[栏目:水野弘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