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里面是怎么讲人类的起源?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9

同修:有人问,中国民间传说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西方耶稣(上帝耶和华)说他是怎么创造的人类,那你们佛教里面是怎么讲人类的起源?

师:这很简单嘛,你就回答,我们佛教里面不创造人类,我们专门教育人类。

所谓的这些都是说在三界之内、六道轮回之内所讲的我们这个演变的过程,但是它还是不究竟的。我们地球上有人,外星球上也有人。生活环境不一样,但是还是众生一类。地球过去来讲也是物质上的一个状态,后来逐渐逐渐地有其他地方的众生过来,在这里居住了。就好比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上的这些人移民一样,喜欢另外一个地方了,虽然那个地方有可能很偏,或者有可能环境没有现在这个好,但是有的人就喜欢那个地方,他就移到那个地方去。

但这只是说明人类的现象,佛只是把这个事情给叙述出来。这不是佛创造的人类,这是佛叙述的这个状态。我们地球上的人移民到另外一个星球上去了,或者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人是从其它地方到这来的,来了以后他没走。然后佛来这里来教化。佛经里没有讲佛创造人类。佛没有创造人类,佛是在教育人类,怎么样让这些众生觉悟了,让这些众生都开智慧了,这是最主要的。

人类的起源,这个讲就深了。要讲到究竟的时候,这个都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产生的一个现象而已。人类的起源就是一个自然现象。

人从哪来的呢?“人”这个名字又从哪里来的呢?那没有发明这个字之前,难道没有这个人类现象吗?有的。如果过去祖宗把这个人不定义为人,要定为一只狗、一只猫呢?那我们就认为我们是狗,是猫。

所以道教也在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假立的。我们感觉我是人了,给立个名。就好像是小孩刚刚出生,父母给他赐一个名,他有个姓。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感觉,慢慢地听人家叫,从小出生、记事,印象就是叫他这个名,他就说“哦,我叫某某某。”那没出生之前,他没有名字,名字只是取了一个代号而已。人的姓也是你的祖先那一辈要有个代号,然后取了一个姓字。

它是人类这个事相的一种转变,这么一个根源过来的。但是更主要的是,它是现象的一种存在,但它本体的现象的主导是什么?是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真心。因为我们的真心有了感应,有了变化,因为种种条件,变成了一种精神,变成了一种执着也好,变成一种想法也好,有了,然后变成了文字,变成我们所谓的命名。

我们佛教探讨最多的,是人类思想境界的最高的指导状态,它来指导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物质,指导我们的起心动念和言语的,真正的这个生命是什么,是在探讨这个东西。你明白了它以后才知道,这些现象,它只是我们这个真生命起作用的这么一个转变,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比较深。

同修:有一个信基督教的朋友问:“生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基督教说的人的灵魂?”

师:生命是什么样的?生命什么样子都不是,但是能够变化任何样子,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但生命是无量变化,想变什么,生命就变什么。这就是真实的生命。

(2011年9月22日给北京义工的答疑)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些出家人,他们生病,只是一种相,给人感觉好像是生病,但是他自己有病无痛是吗?
下一篇:之所以产生烦恼,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境转了,没有把心定住?
 请问师父怎么检验自己的修行有改变和提升了?
 研究了很多佛经,仍不能理解佛法,为什么呢?
 怎么劝亲友诵《地藏经》呢?
 自己很努力,但是结果很糟糕,应该怎么调节心态?
 从地狱出来以后,可能又变成人了。他这时候为什么不知道过去受的苦?..
 请问佛教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印光大师说,如果没有信愿,即使是念至一心不乱,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还..
 有的人说,我不念佛的时候很顺,我念佛了怎么就不顺了?
 世风日下,如何教育子女孝养之道?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怎么理解?怎样正确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7-075慈悲心与菩提心[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一、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触[栏目:韩镜清教授]
 《思益梵天所问经·对照译白》序[栏目:徐恒志居士]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了义炬·第二章 皈依与发菩提心 二、发菩提心[栏目:塔汤仁波切]
 《蜀中广记》里的僧传(国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南传大般涅槃经 第二章[栏目:南传大般涅槃经]
 灭苦手册 第二篇 人类价值[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在高科技社会里,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无门直指 第九十九节 梦幻空花[栏目:程叔彪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