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0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答:众生的根器、因缘不同,所以佛陀因材施教,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诸法空相”的道理,从“空”悟入实相;有的众生更容易对净土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空”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方便、手段,都是指月的那根手指,你若能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到月亮,就好了,何必纠结这手指是胖是瘦。

其次,空性不是指断灭,不是要守着一个“空洞洞”。《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学了一个“空”就抱着这个“空”的概念不放,什么也不做,什么也看不上。“色即是空”,极乐世界是空性的,向往净土之心也是空性的,而“空即是色”,空性不坏显现,空性与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丝毫也不矛盾。

只有圆满无上正等觉的佛陀,才真正跳出了因果的牢笼,自由自在。佛陀虽然不作意世俗因果,但在众生面前又自然不逾越世俗因果的规律。而我们这样的凡夫,完全受因果的支配,更应该谨慎取舍因果,尊重因果的规律。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发愿往生净土,因缘具足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一般人仅仅听闻空性的道理,没有实际的修证,烦恼不会自动清除。如果对佛没有信心,也不发愿往生,自己也没有清净业障、尽除烦恼,那么就只好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因果就是这样,不会错乱。在见解上,我们不怕高卓;在行为上,我们要敬畏因果。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念佛做得到吗?
下一篇: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
 如何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念佛做得到吗?
 环境保护与护生放生的关系如何?
 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家事,每天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很想修,总苦于时间不够..
 佛既然有系解脱这样的方便,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便来度一切众生呢?..
 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放生后的动物吃掉了其它动物,这是我们的过失吗?
 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
 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的引导,但却不知从何而学?
 一直没办法对那些给我带来伤害的人释怀,她们把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我..
 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不关心甚至厌恶,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利用佛教收费收钱如法吗?出家人修法要钱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中观论颂讲记 悬论 三 中论之特色 二 大小并畅[栏目: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佛家名相通释》要览[栏目:陈士强教授]
 身缘在路[栏目:公案100]
 心的作用[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内观基础 二、简介[栏目:内观基础]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2-33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人生进善之阶段[栏目:太虚法师]
 二七 拔陀迦比罗[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一八)[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