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一花开五叶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1

一花开五叶 

  达摩祖师告诉二祖慧可大师的“传法偈”是这样的: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大意是说,达摩大师从西天(印度)来唐土,是为了传授正法来普度迷失的有情众生;一轮之花开着五瓣的花,最后终于结成了果实。其中的“一花开五叶”,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六祖门下花开五叶,形成了禅宗的临济、云门、淮仰、法眼、曹洞等五家;一是指人与生俱来就有清净纯真的五种心智——五智,倘若这五智开花,自然就可以悟道、成就佛果。
  所谓的“五智”即为下列五种:
  (一)法界体性智——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佛心表征的智慧。主方便究竟之德。
  (二)大圆镜智——如大镜子般,可以映出圆满而昭明的智慧。
  (三)平等性智——舍弃彼此对立的差别,得到平等无差别的智慧。
  (四)妙观察智——具备识别正邪善恶的观察力和智慧。
  (五)成所作智——让众生得到利乐的智慧。
  达摩大师初到中土,因与梁武帝不契,于是前往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们莫测高深,就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有位期城的太守杨炫之,早年即仰慕佛法,就到少林寺请教达摩:“西天五印,师承为祖,他的道理何在?”
  达摩回答他:“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明白佛陀的心法为宗旨,修行和解悟能相互照应,就可以称为‘祖’。)”
  又问:“除此之外又做何解释?”
  达摩告诉他:“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苦能是解,故称为祖。(必须有明白他人心意的能力,并且知道今古的变迁;不厌恶有或无,对于真理也没有获取的贪念;不故意表示贤能或伪装愚蠢,没有迷也没有悟。如果能作这样如实的了解,就可以称作‘祖’。)”
  一花开五叶,不难也不易。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己为自己负责(证严法师)
下一篇:虚云法师眼中的弘一法师(慈宏)
 放弃杀生 积极放生(传喜)
 弘扬佛法是僧人永恒的使命(静波)
 禅是一枝花——《愿力的奇迹》读后(姚展雄)
 受戒心旅(释华峰)
 《大乘起信论》成就信心之特色修行略探(印深)
 名山 名寺 名茶 名诗(钱时霖)
 云门敲门(王志跃)
 阿伽陀药 早服早得大安乐(仁永)
 宋代佛教世俗化演进浅析(王尤清)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王雷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中阴身是什么?为什么要做七?[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基本思想 第四节 本书的性染说与天台智顗的性恶论[栏目:圣严法师]
 印光大师说故事 柒、念佛感应类[栏目:灵岩故事]
 二、乘着彩虹而来(7)[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见麂护子,不复捕猎[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如理奉行[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佛法与家庭[栏目:仁焕法师]
 禅堂的生活与清规[栏目:星云法师]
 修行应该善于用心[栏目:如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