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如何是般若体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49

24、如何是般若体

  临济宗海印禅师上堂:“若识般若即被般若缚,若不识般若亦被般若缚,识与不识,拈放一边,却问诸人如何是般若体?”
  这是有关《金刚经》的话头。《金刚经》在说般若正智时曾引用佛说:“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磐而灭度之。”(这段经文与前录“良马鞭影”案例中西天外道“不问有无”同属一种推理方式)禅师上堂所说之“识”与《金刚经》这段文字有关,甚至句法结构亦很相近。他说的“识”包括八识在内,并非专指第八识。依佛法:真妄和合乃名为“识”,所以,佛学中在谈识时,参学者应该先要对真如或普通常识有透彻的了解。《六祖坛经》中记载能与智通论道时即曾很深入地比较剖析佛学之“识”,但一般参学未必可以完全领悟。由于牵涉到佛学几个基本课题如:有为法与无为法,世间法与有为法,转识成智的双遮双照方法,因此,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大乘修为增加判断力,而八识中之分别心(六识)与执我(七识)正是最不易“判断”的“识心”。识得是识,不识也是识,识或不识都有一个妄执作崇。从《金刚经》思考(观照正智)方法言,都嘱“靠边站”。禅门主张“即念即离”,当然不能接受任何一种两端论点。至于所说“体”,大乘说空,无我无法,般若在法自亦不能在法空大前提下独存。般若只不过是研究佛法一个思维流程,当然不能住,不能定,不能被缚。佛法是活水,用世俗逻辑看佛法,等于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禅门更懂得这等道理。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定本无门,从何而入
下一篇:莫问白云深
 如何是戒定慧
 领取钓头意,莫认定盘星
 不停处停,念处无念
 定慧不生时如何
 如何是一尘
 灯笼是心
 定本无门,从何而入
 世可辞耶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近火先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栏目:白话佛经]
 美国国庆发号施令[栏目:宣化上人]
 月季花开[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怎样才算得到了上师的摄受[栏目:达真堪布]
 把感情放在哪里[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三部分 慧 第八章 正见——清凉地[栏目:阿姜查禅师]
 楞伽经白话解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第七章 三世诸佛如恒沙之一[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奇妙的好事[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佛像背后印汇款帐号如法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家指的心是什么?[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