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五)因势利导是佛法最殊胜之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0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五)因势利导是佛法最殊胜之处   

  有很多修行人对佛法的很多道理不是很了解,却又喜欢胡乱猜疑,因此在修法过程中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这对修行人而言是非常不值得的。为了避免此等过失,我们所传讲的佛教宗旨、佛教为何会形成三乘教法、以及在成办解脱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行持等一系列道理,都要铭记心中。

  我在汉地时,常常有人问我:“你是藏传佛教的导师,而我信仰的是汉传佛教,请问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差异是什么?”我想,若从汉藏佛法的传承时间而言,汉地佛教的历史更为悠久,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源于印度,因此佛教初现于世时,汉地和藏地都没有佛教,这方面汉藏两地是一样的。随着佛法传入藏地与汉地,后期才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法的叫法也随之而生,但佛法之间有什么差异吗?当然没有丝毫之差异,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但我们现前讲解小乘、大乘与密乘三乘教法的差异,不是从名词上,而是从引导方便上为大家做辨析。

  现前世上有很多导师都在教授解脱之方便。有些导师说灌顶最好,成办解脱的唯一条件就是灌顶;有些导师说放生是成办解脱唯一的条件;还有些导师可能说,唯有闻思才能成办解脱……如果你有十个导师,可能十个导师会告诉你十种不同的方便。很多人都会因此而心生烦恼,不知该如何是好。

  比如你目前主要行持的善法是放生,当你到倡导以闻思为主的导师面前汇报时,导师不会直接指责你放生没有功德,但还是会告诉你不符合导师的教言,应该多去闻思。如果你目前主要以闻思为主,当你到要求念佛为主的导师面前时,你还是不合格。所以很多人内心就很疑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当然,我们把所有善法都做一遍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我们要知道,在依止导师并对佛法有所了解以后,要懂得如何在一法中圆融一切法,这时候形式既重要,又不是最重要的。若不懂得这些道理,很多人都会在一个地方不断打圈,并且每天都会烦恼于“修这个传承的法是否违背另一个传承?”“修这位导师的法是否违背另一位导师的教言?”等,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正如我们之前所言,由于众生根机不同,调伏内心成办解脱之法也形成不同的方便。因此小乘、大乘和密乘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这一点没有丝毫不同,但是针对不同根机,三者又有差异,修行者要懂得这个道理。这样一来,相信你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疑惑和烦恼,也再不会去诽谤其他传承。

  正因为众生根机千差万别,所以佛教才会分为三乘教法,甚至广开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目的都是为了接引众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有缘者,若仅仅以一种标准要求一切众生,可能有些众生能被摄受,另一些众生就无法与解脱结缘。为令一切有情众生皆能趋入解脱正道,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调顺一切众生心相续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根机设立不同的方便道,这正是佛教最善巧也是最殊胜的地方。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四)为什么要选择修学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六)清楚显密差异的必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六)端正发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三)修法应该细致如法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五)为何将共与不共的教言结合一起传讲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三)具有分别心的修法无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七)从内外角度观修无常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二)毗卢七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二)成解脱的三个条件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四)了脱生死才是真正的成功
 圣者言教 第六课(九)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四)总说饿鬼道痛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住坐卧不离修行[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留下什么?[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藏传佛教修行次第[栏目:果硕仁波切]
 教法篇 第三章 觉悟的种子[栏目:佛教圣典]
 摄大乘论讲座(1-8讲)(韩镜清)[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修法的时候坐不住,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香为信心之使[栏目:传统香道]
 东西方女人[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