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D 1084经、1085经:本经叙述人生短促,当修习善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7

  1084经、1085经:本经叙述人生短促,当修习善法。佛陀在一次即席开示中,对诸比丘说:“寿命甚促,转就后世,应勤习善法,修诸梵行。无有生而不死者,而世间人不勤方便专修善法、修贤修义。”古今谈及人生苦短的话题可谓俯拾皆是,比较著名的当是曹操的《短歌行》,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于持戒的出家比丘而言,自然是不可能去借酒消愁。事实上借酒来消愁也并不牢靠,即“举杯消愁愁更愁”,反而使愁绪连绵不绝,因此借助于纵欲放浪形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生在世百年,固有一死。几十年的光阴也不算短,如果让光阴白白流过,倒也十分可惜。所谓珍惜光阴之类的话,大体上比较空洞。从佛家来说,怎么样才算是不虚此行呢?“应勤习善法,修诸梵行”。“梵行”乃为清净之行,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第1085经谈到诸行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行不恒、不安,非稣息,变易之法,乃至当止一切有为行,厌离、不乐、解脱。”诸行无常乃为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是根本法义。行乃流动变化,即“有为”。所谓有为之法全由因缘所造,所以说一切法无常。正因为人生无常,有限生命才显得短促,故而佛陀才一再让我们要珍惜生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对待有限的生活,我们应该“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才是出家比丘应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无常的观念,与时下主张与时俱进、为社会和谐做贡献其实并不矛盾。这两种关系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外现菩萨相,内修声闻行”。如果将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当堪具为当代大师风范。(10.7.)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E 从1084经到1103经,基本上都是叙述魔王波旬是如何给佛陀和诸比丘制造麻烦的。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C 1083经:本经以大象小象之别,来比喻新耆比丘的之间的差别。
 漫说《杂阿含》(卷九)~D 第234经(世间边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I 第470经(箭经):其主要叙述:无论凡圣..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L 1194经~1196经:本经叙述大梵天..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B 802经叙述修习安那般那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B 646经叙述对信等五根的解说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M 1197经:本经是佛陀涅槃时的一些情景..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A 一、婆罗婆堂经
 漫说《长阿含》(卷五)~D 二、阇尼沙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A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A 一、温泉林天经;二、释中禅室尊经;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栏目:释门法戒录]
 第八十八 鞞诃提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内观禅修法 静坐要领[栏目:护法法师]
 5.问曰:云何名法布施?[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修心为上[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四圣谛[栏目:达摩难陀长老]
 No Ajahn Chah《048》[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二、大悲咒[栏目: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
 有一个佛友和几个人在一起做生意,总有烦恼,我该怎么帮他?[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四)[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