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K 第401经(百枪经):本经用譬喻之法,叙述百岁老每日受三百枪之苦,也应堪忍其苦而闻法、修学四谛。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6

  第401经(百枪经):

  本经用譬喻之法,叙述百岁老每日受三百枪之苦,也应堪忍其苦而闻法、修学四谛。

  所谓三百枪之喻,同样是说明了四谛的极端重要性。“譬如士夫年寿百岁,有人语言:士夫若欲闻法,当日日三时受苦……于一日中受三百枪苦,如是日日,至于百岁,然后闻法”。这里的“三时”,是指晨、日中、晡时(下午三点至五点)。中国有句古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意思是指掌握真理是多么得难能可贵。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又名“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堪忍”。我们为什么身处堪忍世界里?原因是从总体上讲,这个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要忍受种种极端痛苦。但是众生的忍受,与佛教四众弟子的堪忍,其意义并不相同——虽然所忍受的痛苦相同,但是二者在出发点上却有着本质的差别:普通人忍受痛苦,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佛弟子忍受诸苦,其目的却是为了出离苦海——此二者怎么可能一样呢?

  世间的痛苦可以说千差万别,用“八苦”来形容,只是一个粗略的概括。但是凡夫想彻底解脱这些痛苦,就必须要忍受眼前的、现世的痛苦。这些痛苦用什么来形容呢?可以用“一日受三百枪苦”来形容。一个人一天被一只矛刺一次就痛不欲生,何况是“三百枪”?而且,不止是“一日受三百枪”,事实上是“日日”如此,直至“百岁”,从生至死,我们都生活在无尽的痛苦深渊之中。至于三恶道的痛苦,更是不可言喻。可是对于四谛法门来说,这些痛苦也同样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一旦听闻了佛法,修习了四圣谛,便可以忍受一切痛苦,可以真正做到“以苦为乐”(与自我折磨的极端苦行法不同),并最终达到高等级的“离苦得乐”。如此说来,一日三百枪的苦患,与四谛法门的法乐相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我们达到了“为法忘躯”的境界时,我们可以忍受一切,达到六度法门中的“忍辱波罗蜜”。(8月22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L 第402经(平等正觉经):叙述若于四圣谛平等正觉,即名如来、应、等正觉。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J 第398经(因陀罗柱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H 569经、570经:此二经都是梨犀达多..
 漫说《长阿含》(卷十六)~E 三明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B 1208~1211经:此四经是佛弟子婆..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F 第591经:本经叙述有一位优婆塞于大会..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七)~C 三、鞞摩那修经(209)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A 《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的前三经,即861..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H 第314经(断欲经):本经叙述如对于六处..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J 第359~361经(思量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J 第323经(六内入处经):本经阐述的何为..
 漫说《中阿含》(卷十二)~A 一、鞞婆陵耆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利他心能圆满一切福报[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杂阿含经卷第八(一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禅宗之解悟与证悟略议(吕建福)[栏目:禅宗文集]
 《修心八颂》第五颂[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太虚大师僧教育的宏图与实践[栏目:了法法师]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般若[栏目:创巴仁波切]
 来果禅师开示录[栏目:其它法师]
 没有谁永远年轻,没有谁感情不受挫[栏目:如实生活如是禅]
 什么是人的至善?”What is the highest good for humanity?[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太虚大师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当代反思(四)[栏目:能利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