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5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本三班:通节

  早已得闻《瑜伽师地论》能解答佛法的一切疑问,此论共一百卷,详细深刻而有次第的说明全体佛法。今有缘修学倍增法喜,从序言简介以及本论的特点到论著的渊源,可知《瑜伽师地论》对于佛法的整体之意已经圆满诠释。

  感恩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为佛门后学传来佛教巨典《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追求佛法可谓惊天动地,为了法义而精进不息,精通三藏,智慧通达而辩才无碍,在西行途中历经艰辛不畏劳苦,这种坚固的菩提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为后学佛弟子树立了光辉榜样。

  当代的僧众需要这种为法而忘躯的本怀,既然辞亲割爱行做沙门,就应该树立正知正见,坚固道心精进闻思佛法,以圣人言量为准,把修行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行持中去。佛法是从实修中来,有了六年的苦行为基,佛陀于菩提树下静坐思维,克服内外魔障,终觉宇宙人生的真相;四十九年应各类众生的根基而设种种权教,遗留教法醒悟大众。古来大德以‘复制’佛陀的教言行持、解读圣言量而走上解脱之路,最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经过闻思要有思辨、转化的过程,更要有修证的结论,进而明白每一阶段每一层次的真实义谛。

  佛法浩瀚,只有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依据经纶,才能体会到佛陀的无限慈悲与广大智慧;古德云:“看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作为佛陀的弟子,贵在信解行证、如实践行亲证‘缘起性空’法义,同时,遵守佛的教诫来修正日常生活中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这样假以时日,才能“消融归我自性,则可受用无穷”。佛法修学的纲领是交给我们转识成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下一篇:世间无常之感想
 心与心的对话
 初心不退 成佛有余
 人生就如一棵树
 觉悟四大苦空
 持五戒的现实意义
 种下菩提种
 怖心难生,善心难发
 出家人才是真正的大孝子
 随缘
 生命的淡然如此美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即身成佛(13)[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进入“观”的前提条件[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比丘尼传 3 宋 粱郡筑弋村寺慧木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努力实现无悔的人生(蔡日新)[栏目:其它]
 欲海难填[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一喜一忧[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漫谈《信心铭》 第七讲、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梦[栏目:冯学成居士]
 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静波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