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4

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它约束的是我们的烦恼,解脱的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大家对戒的精神要把握住。

你修行念佛一法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方便:比如还要参究啊、还要止观啊、还要修多少多少福德啊、还要修多少多少禅定啊,这些都不需要,因为这句名号里面就有着止观、就有着定慧、就有着寂照。

尤其是读净土宗的书,一定要静下心才能读进去,才能在读的过程中生起法味。法味上来了,看祖师的书或者净土宗的注疏,就会看得很喜悦、很欢喜、欲罢不能。不是谁勉强你去看,自己就想看,不看就浑身不舒服。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在做人方面,孔子了达众生虚情假意的劣根性,故所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就有"诚意"一条以修养身心。真诚方可参赞天地之化育,不诚无物。学佛更应真诚,具三心往生极乐,其中就有“至诚心”。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了达到救度众生的这样的一个功能,它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一切有质碍的东西不能障碍,像铁围山、须弥山,都不能障碍弥陀的光明,它能穿透过来。不仅有质碍的东西不能挡碍,就是众生的无明烦恼也不能障碍弥陀的光明。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参禅的人不念佛求生净土很危险啊
下一篇:劝进行者
 都用布施一法来对治悭贪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
 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参禅的人不念佛求生净土很危险啊
 幸福怎么追求
 最高境界
 一真法界——至真、至善、至美
 无惧死亡
 戒定慧三无漏学
 是心作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析唯识学——心识与中道义(圆悟)[栏目:唯识学研究]
 佛法治病的真理 9 佛度众生渡过生死苦海[栏目:法增法师]
 平常心 Normality - 培养觉知‧生起智慧 Developing Awarene..[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一、心的本然面[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有这口气在,就要弘扬佛法[栏目:宣化上人]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三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那先比丘经 第二十六问 人死旧身不随神识再生後世吗?[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中台禅寺八十八年度春季学院僧众精进禅七 88.2.25─88.3.4[栏目:惟觉法语]
 贿赂佛菩萨没有用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上师瑜珈 三(究给企谦仁波切开示)[栏目:其它善知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