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0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所谓未领会而持,是指将导师所传讲的不了义法义认为是了义法义,或将了义法义当做不了义法义,因此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思,就称之为未领会而持。例如有些人不知道有些说法的密意,将其误认为真实了义之见解,这就是未领会而持的过失。

  当然从信心的角度当中,对导师的教言具有信心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什么叫做密意。比如念诵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事,但如果不了解什么时候才是真正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口里念念有词,就充分地说明,他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密意。

  再举个例子,很多经中告诫信众,“嗡班玛哦那卡布玛拉吽呸”为过解脱咒,只要从这句咒语下走过一次,就能断除一千劫所造的一切烦恼罪业。这就叫密意。若不懂其真正含义,认为走一遍就有这样的功德,那不如在咒语下方摆个秋千,晃过来,一千劫罪业没有了,晃过去,又是一千劫罪业没有了,这样坐在秋千上晃一天的话,恐怕没有八地的功德至少也有登地的见解了,但可能吗?当然不可能。难道经中所说的是错误的?当然也不是。经中所说密意是,依靠这样的缘起创造条件,最终证悟佛果。

  很多经文中也说过,在认识“啊”字的一刹那就能断除三恶趣,因为“啊”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是圆满实证法性,因此真正认识到他的意义时,三恶趣自然能断除。若不懂其中的密意,就会奇怪为什么自己对“啊”字那么熟悉,却依然没有获得解脱?

  有些弟子信心等多方面条件皆不成熟,但是导师听说弟子念过几遍阿弥陀佛名号,就赞叹他功德不可思议,并且肯定这位弟子已经具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这样的见解对吗?当然是对的,但这称之为导师的密意。依靠念诵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未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导师的授记是为了增上弟子的信心,并非指弟子现前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弟子若不懂其中道理,错解导师密意,就会认为导师已经授记自己现前具有往生的功德,因此不必再做修行,这样一来,解脱就会离他越来越远。这些都是由于没有领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密意,因此对导师的教言未领会而持导致的过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三)持文不持义与持义不持文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五)上下错谬而持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八)出世间禅定修行要点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八)精进修行佛法乃大孝行径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六)意乐清净的菩提心是转烦恼为道用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四)净信 欲信和诚信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一)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十一)闻法六度之智慧度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九)密乘发心的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五)追求人天乐果的过失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六)端正发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三)时时忏悔对治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一群比丘 防守心识如固守城池[栏目:法句经要义]
 听到“大圆满法”在人寿十岁的时候就能获得解脱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佛教的灵魂[栏目:戒法法师]
 智慧与爱的陪伴[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应细致辨析禅定之修学[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每天观修四厌离法,必须逐一观修吗?[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敦煌结夏安居考察[栏目:湛如法师]
 极乐愿文大疏 3 极乐愿文[栏目:索达吉堪布]
 福德日记7月5日─布施修行的基础[栏目:福德日记]
 民间佛乐与道场音乐[栏目:佛教与音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