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戒是无上菩提本
 
{返回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56

戒是无上菩提本
学僧 宗证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众善根,若人具足持净戒,是则如来皆赞叹。”我们说舍俗出家修行,最初就是学习沙弥十戒与威仪。戒律是体,威仪是用,有戒律无威仪,则律为虚设,亦不能见戒律之体;有威仪无戒律,则持犯无稽,亦不成威仪之用。《华严经》云:“具足受持威仪戒律,能令三宝不断。”就是说把戒持好、威仪作好,就能使三宝延续下去。况且沙弥又是比丘之基,一句谚语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沙弥如果具足威仪,戒律持好,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如理如法的比丘,才真正堪作人天师范,众生之福田。
  荷担如来的家业是我们出家人的义务,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弘宣正法,利乐群生了,如果说弘法利生作得最圆满之人,那就非佛陀莫属,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成佛度众生,想成佛就得依佛所说的法如理修行。佛法的三大纲领就是无漏三学,即戒学、定学、慧学。《楞严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学修三学当有次第,三学以戒为首,戒行清净,便易得定,定性现前,发出无漏智慧,断诸烦恼,见自本性,便可成佛。由此可知戒乃无上菩提之根本也,所以说一切善法功德依止的地基便是持戒。
  作为我们一个初出家者来说,学戒持戒又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我们身虽然脱离了世俗造罪的深渊,但是我们心中仍然是妄想纷飞,通过持戒把我们的一切恶事全部遮止,也就是说把我们作坏事的机会全部封锁,自然妄念也就熄下去了,心当然就会入法。《学戒礼敬发愿偈》云:“若不学毗尼,世界皆暗暝,自他无以立,佛法速衰亡。”就是说我们如不学习戒律的话,世界就变得昏暗了,每一个人都没有依靠处了,佛法也就随之速灭。过去七佛中,四佛法久住,皆因广说经法,结戒说戒,所以说我们持好戒就是正法久住的象征。
  诸行无常,有受皆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时间像流水似的无情,岁月随着无常的轮齿转动,春花秋月,夏热冬凉,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我们就这样在生死大海中流转,时常被无常大鬼所追逼,终于多劫累世积聚的善根发现,生起了出离心,而出家修道,然而在生死大海中流转太久的我们,障习深重,智慧短浅,而且烦恼等诸障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我们,我们或者是不认识它们,或者是无力降伏它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想修行上路谈何容易啊!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持戒,因为戒是从佛的身口流露出来的,同时还要具足威仪,威仪是戒德的外显,通过对种种事缘行为的规范限制,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缘环境的侵袭。于微细处,生大警觉,于微小罪,生大怖畏,摄护六根,把以前的五欲自在,我慢贡高的我们,通过受持戒法,行持威仪,一点一点的把它们改掉,就这样不断的串习和实行中,我们心中就会生起一个大防护层,对于那些外缘的侵袭,自然就会发觉它们,然后想办法对治。譬如一个人正在一艘即将沉没的轮船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我要逃生”,逃离死亡的恐怖,然后就会运用各种方法逃生。其实我们现在和此人的处境是差不多的,我们对自己的烦恼习气,生起了警觉和怖畏,然后依佛陀所宣说的各种法进行对治,不停地斩断烦恼的束缚,从而逃出了生死大海,出了三界,得到究竟的快乐。
  另外出家人如果不具足威仪的话,居士也讥嫌,退他信心,坏善果报,令他造罪,种堕落因,假如造成这样的结局的话,我们究竟是在弘宣正法,还是在毁灭正法呢?
  其实我们具足令人羡慕的顺缘很多。如我们已经拥有了连极乐净土的菩萨都向往的暇满人身,因为我们是具足六界胎生的人身,可以修行密法,即身成佛,而净土的菩萨却不具六界胎生的人身;另外别解脱戒难得闻,只有我们人中才可以受持,别趣有情连闻此戒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受持此戒了。我们同时具足这么多殊胜的顺缘,皆因我们在过去无量劫中,精进持戒修行,常行布施,同时加上发无垢的净愿等诸缘而得,绝非易事呀!我们怎么可以辜负自己往昔所种下的善根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把戒持好,威仪作好,以戒为体,断除烦恼外缘。以威仪为用,对治习气种子,从而清净调柔,如理修行,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胜心,证得中观正见,成就断、智、悲种种不思议的殊胜功德。


{返回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沙弥戒学习后记
下一篇:息灾的主要力量——上师加持
 感恩念诵
 人类需要正确的信仰
 回家的感觉
 出离与报恩
 盂兰盆报父母恩法会有感——佛弟子当四恩总报
 回顾五年来皈依佛门的历程
 忆念海公上师功德事迹 为正法久住尽自己的力——海公上师诞辰纪念日感想..
 念诵《十六大阿罗汉仪轨》的意义
 佳节忆母念师恩
 认识恶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课 如来十号[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九)[栏目:杂阿含经]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四五、我对台湾佛教的希望[栏目:慈航法师]
 第五章 现空双运 第二节 在大空性怀抱(1)[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茗公荼毗、示现瑞相-追记茗山上人往生前后二三事[栏目:觉真法师]
 介绍准提法(圆烈阿阇黎)[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你侮辱我人格,还侮辱我智商?[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也见也不见,也痛也不痛[栏目:洗心禅·指引人生的创意佛]
 忏法与圆顿止观[栏目:林克智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