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关于情感的问题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44

关于情感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对某人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却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2.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3.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4.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显得冷漠无情吗?
  答: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铲除情执。情也是因缘所生法,了无自性。当我们产生情执时,不要贪著,也不必害怕。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以正见照破它,将其消融于智慧观照中。
  这是因为“知易行难”。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动情?也是多生累劫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曾经互为母子、父女、恋人,这些缘导致你们在今生继续发生纠葛。看到这些,我们更要善待每一个缘。因为了知因果的真实不虚,就应以佛法智慧予以解决,尽可能使之转为善缘、法缘,而不是陷入情感中不能自拔,那将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兄弟姐妹还是缘。缘有善缘、恶缘。债,就是其中的恶缘。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既然走到一起,必然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也可能是由善缘聚会一处,志同道合,相互扶持。不论什么因缘走到一起,我们都要珍惜、善待。
  说到“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怎么是“绝情”呢?说到“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如律,怎么是“绝法”呢?说到“交”,对众生不仅不能绝交,还应视为自己的骨肉至亲,乃至生起对母亲那样的感恩心。所以说,修行是否要做到“三绝”,关键是看:什么情,什么法,什么交。如果是贪爱之情、外道非法、酒肉之交,那是必须杜绝的。
  面对病人,首先要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切实体会对方的身心之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此外,本着悲心开导他人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一起悲叹,虽然表达了你的同情,对方或许也会感到欣慰,但对病人却没什么实际利益,反而会增加他的执著。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以真正对他有所利益的方式劝解他、开导他,让他正视世间的无常变化和生死流转,从而以正确心态看待疾病,面对死亡。倘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无法避免色身苦痛之际,帮助病人减轻内心痛苦。即使病人一时不能接受你的观点,只要有足够的诚恳,注意方式的善巧,就不会显得冷漠无情。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下一篇:关爱生命
 信仰和个性解放的趋势是否矛盾?
 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佛法在世间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出家·在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施予[栏目:法云法师文集]
 我们一直没有孩子,是不是说今生没有这个缘分,所以孩子不会来?[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人身有什么珍贵价值?[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八)[栏目:杂阿含经]
 善法为涅槃因[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解脱之道讲记 b31 从生死说起 二 报由业感 业从惑起[栏目:体方法师]
 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栏目:寂静法师]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栏目:慧远大师]
 感悟人生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示 二、佛法与世间法[栏目: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