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第二篇 实修 2.3.5 定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23

2.3.5定

对于这种修行,太过偏定并不是一件好事。有时坐着观照的时候,修行者只知道坐姿,而不知道是坐的色身;或者太过偏定的情况下,修行者甚至会不晓得自己的姿势了。这些都是太过偏定的结果。某些活泼的运动对于减少偏定的现象是很有用的:做工作、快走,或者甚至于跑步。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在某种姿势下偏定的话,就必须改变姿势(以减少偏定的现象)。

关于定的问题,阿姜念谈到:「以四念处为所缘的定不可能导致贪念,因为四念处的定可以引发智慧——体证苦的智慧。」(这是一种判断修行是否正确的方法)。

「会让人感到快乐的定,并不是四念处的定,因为这种定并不单纯,这种定与烦恼相应,虽然这种定能引发乐受,但却不能破除颠倒妄想。这种定是有为法(心的造作,行蕴的活动),是五蕴(身心)的一部份,并不能灭苦——也就是达到涅槃。(涅槃也是心,但它是常和乐,因为它不属于五蕴)。」这种短暂一念之间生起的涅槃,是没有感觉的。(注2)

有时修行者在偏定的情况下,会失去认知坐姿是坐的色身的觉受。但他仍然认为他在感觉坐的色身,因为他缺乏觉察力来提醒他,已经不再感觉坐的色身了。而且,如果缺乏觉察力的话,修行者也会感觉苦,但不能认知是坐的色身苦,他会认为是「他」感觉苦,因此他还是在串习这种「他」在坐、「他」受苦等等的观念,而不能拔除自我的邪见。

(注1:要知道在六根的作用范围到底是用身或心为所缘,见图2-1实修最后面「根的摘要」。)

(注2:当优陀夷问舍利弗既然涅槃是没有感觉的,为什么涅槃会是快乐的呢?法将舍利弗尊者回答道:「没有感觉本身就是快乐。」(增支部尼柯耶,涅槃经))

修行者必须记得姿势不只是「色身」而已,而是坐的色身,走的色身等等不同的色身。否则他会认为是相同的色身在站,在坐等等。如果他这样认为的话,他将无法断除「颠倒」妄想,而会妄执这个色身就是他自己。

一开始,修行者是如理作意而知道目前是坐的色身,然后他用明觉(三心)观照坐的色身,疼痛产生的时候,明觉认知是坐的色身苦(而非我),变换姿势时,如理作意于换姿势是为了要治苦,而且如理作意可以防止换姿势时生起贪和瞋。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实修 2.3.6 妄想
下一篇:第二篇 实修 2.3.4 检查身心
 第一篇 理论 1.1 佛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3.遍知智
 第二篇 实修 2.3.3 问题
 第二篇 实修
 第一篇 理论 1.3.4 五根
 第一篇 理论 1.12.2 缘起法面面观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1.行舍智
 第一篇 理论 1.8 不善根:恶行的根源(无明烦恼)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5.果智
 第一篇 理论 1.4.8 体证四圣谛的般若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莫轻园头[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入菩萨行论》第86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六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两岸禅学会议的风格[栏目:宏印法师]
 都是修行[栏目:万行法语]
 浅析“十善业”(邹相)[栏目:其它]
 To the Last Breath - Appendix: The Gradual Teachin..[栏目:Maha Boowa]
 无门直指 第六节 真心妄心[栏目:程叔彪居士]
 增支部1集327经[栏目:增支部1集]
 净空法师之精要十念法[栏目:净土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