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我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细胞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9
人间世 圣严法师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我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细胞
 
    我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细胞
  
  「地球村」的观念,大约是在上一世纪末被提出来。那是由于交通工具发达与网络信息便捷,使得空间感缩小了、时间感缩短了,处身千万里外,也能随时互相交谈。人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知道世界各地刚才发生的事,感觉上不论居住在地球的哪一个地方,就好像是住在同一个村庄的隔壁邻居。
  
  过去人类的生活范围,局限在家族邻里之间,能够鸡犬相闻。而现在,我们虽然把世界比喻为一个村落,但在这个「村」里的六十多亿人口,一辈子鸡犬不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人,可说太多太多了。
  
  不仅如此,我们也常看到同一栋大楼的住户们,有些人或许还会在邻里集会或电梯里偶尔碰面,有些人则因为生活作息及职业的不同,加上人口流动率高,根本难得一见。疏离的人们很容易产生封闭自锁的习惯,形成强烈的自我保护,很少能够培养起守望相助的感情。
  
  于是,在大楼公寓里,住户将楼梯间占为己有,成为旧衣、旧报纸、旧杂志、鞋柜,以及各类废弃物的堆置场,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为了争占楼梯间所引起的住户纠纷,也偶有所闻。我们很难期望每个住户放弃私人的便利,来为整个社区的公共利益设想;更遑论要求座落在地球村的世界各国,建立起全球性的共识,放弃领海、领土、领空的设限与优胜劣败的坚持。所以在国与国之间,由于各种主权的争执,所导致的对立与冲突,更不知凡几。
  
  假设住在同一栋大楼的住户,都无视于公共空间的维护,而成为垃圾堆置场和有害细菌的传播站,受害的肯定是大楼里的全体住户;扩大情况来看,世界上大小国家、不同族群间的互相征伐,其影响的层面,也一定是全球整体的。如果像一座大楼这样小的环境,我们都无法共同爱护、彼此照顾,又如何能奢望出现一个和乐的地球村呢?
  
  如果我们无法体现地球村的襟怀,那么,人类的灾难恐怕将会愈来愈多。因此,我要呼吁大家,应该尊重各种多元民族的文化差异,为共同的利益互助合作,为他人、他国、他种异文化的立场着想,同时也应该尊重彼此不同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在不妨碍他人利益的原则下,大家是可以自由自在、各是其是的。
  
  我们不妨体验一下,生存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众生,都是生于斯、死于斯,食衣住行无一不是共同仰赖大地的供给,包括每一个众生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地球给我们的。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众生,不仅都是兄弟姐妹、骨肉同胞,根本就像是血肉相连、声气相通的连体婴。地球不仅是我们地球众生共同的母体,根本就是每一个众生自己的身体,住在地球村中的每一个住户,根本就是地球本身许多相互依存的细胞。我们必须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相互适应、相互忍让,才能营造一个和乐幸福的人间净土。
  
  如果依据佛教徒的信仰,尽虚空界,无一微尘不是佛的法身;尽虚空界,无一众生不是未来的诸佛,我们岂忍相互伤害,彼此糟蹋呢!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联考的「得」与「失」
下一篇: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孝道伦理与新道德律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原谅的智慧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如何纪念九二一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如何运用生命的低潮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佛教对占卜的看法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孝道伦理与新道德律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宗教与新兴宗教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有条件的虚荣心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怎样看待贫富差距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恭迎佛指舍利的省思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彩券赌博的省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一)何谓不共同上师[栏目:圣者言教]
 缘起赞 第八课[栏目:缘起赞·学习讲记]
 “气”,不要压抑、也不要排斥它[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是身体动,还是心在指挥它动的?[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教是宗教吗?[栏目:达真堪布]
 学佛过程中,觉得所依止的是好师父,只是师兄们的人我是非特别多,可有时要见师父还非得通过师兄,这种情况..[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44、第七个饼[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6[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问 佛知三世一切事吗?[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愿王——广修供养[栏目:清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