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的基本认识 四、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92
佛教的基本认识
 
 
   四、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那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如一篇文章的能够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
  
  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着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正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也就证明一切的现象,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从一个水面的泡沫到整个的世界,乃至太空的星球,都是一样,都不是永恒的。既然不是永恒实在的,就证明是一切皆空的,所以佛教称此道理为「缘生性空」。
  
  佛教,一向被人称为空门,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大家对于佛教的空义,又是误解的多。因为佛教的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这个空,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多数人以为空了就一切都没有了,其实,佛教是从缘生(关系)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像一辆汽车,如以化学家的眼光去分析,汽车就不实在了,汽车仅是各种元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来说,当汽车尚未损坏到必须送进大熔炉里重新熔铸的时候,汽车还是汽车。
  
  所以,佛教讲缘生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变成名利物欲的牺牲,这就叫作看破、叫作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境,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讲本体是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现象而存在,因为若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与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堕而感受苦乐。
  
  在这里,不要忘了:一切现象的幻现幻有,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缘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境的诱逼;不做一切幻境的奴才,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的工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
  
  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理。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基本认识 五、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下一篇:佛教的基本认识 三、菩萨怎么讲?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三、出家与苦行
 你是佛教徒吗? 二、多神崇拜
 因果与因缘 五、大乘菩萨道的正信行
 怎样修持解脱道 一、什么叫作解脱?
 学佛的基础 三、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的修行方法 一、前言
 原始佛教 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佛教的基本认识 二、佛陀是创世主吗?
 佛教的修行方法 五、修行的方法
 原始佛教 三、原始佛教的教团生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因缘[栏目:禅林衲子心]
 我认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有一点问题,但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请法师开示。[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血雨腥风知劫难[栏目:传喜法师]
 悟光上师回忆录 一[栏目:悟光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赠有缘人[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五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星云大师·微教言[栏目:星云法师]
 当代都市佛教对外交往活动的特点—以玉佛寺为例(张晓林)[栏目:佛教与都市]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九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