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法与生活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5

广东化州市南山寺念佛七法会开示录(2007年11月11-17日)

(13日上午) 佛法与生活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我们念佛七今天进入第三天,两天以来大家念佛念得很好。昨天晚上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发言非常感动,证明了每天来的冥阳两界都得到阿弥陀佛拔除业障根本,都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也等于天天老祖宗、父母师长、堂上宗亲、冤亲债主都得到离苦得乐的因缘。

今天如果想要比前两天更殊胜,条件是我们要信心到位、感恩到位、生惭愧心到位。惭愧自己过去不明白做人,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周围;感恩今天我们能有缘闻到佛法,有条件接受佛慈悲拔除业障根本。能相信这样,第一、悔过生净土,第二、感恩生命得到升华。

前两天我们讲到了佛法与人生、佛法与生命,今天我们讲一讲:佛法与生活。

现在有的学佛人好像有悲观的、消极的心态。既然佛法是智慧的、觉悟的,那么我们应该用佛法的智慧、佛法的觉悟来完善生活。

学佛要看破、放下,不是不要生活。是看破自己的烦恼,看破自己的贪、嗔、痴;放下自己的烦恼和贪、嗔、痴。如果认为学佛就不要生活了,那不是学佛人,那叫做邪教。学佛人应该更加圆满生活!

为什么要用佛教的智慧来圆满生活呢?佛教提倡知足常乐,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需要,应该尽本份去努力,但是佛教告诉我们不要过份。比如我们生活当中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吃饭的道理:吃不饱等于不守本份,吃得过量了叫做过份。吃到什么程度呢?恰到好处就好了,这就是用智慧来完善生活。

当然有能力的人,要理解到周围,应该付出给周围。佛教的精神是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说首先要完善本份,完善本份到位了,那才有条件发挥本份;发挥本份就是等于利他。完善本份就是完善我们的生活,完善我们的家庭。

这样大家可能说:这不是变成私心了吗?这种不能叫做私心。要理解到万事万物都是从私到公的,没有私的存在,也不会有公的存在。比如我们要做饭给一帮乞丐吃,那么我们都饿得不得了,起都起不来,你怎么做饭给乞丐吃呢?我们要做饭给自己先吃饱了,你才有能力做饭给乞丐吃。所以佛教所提倡的自利利他,道理就是讲先完善自己,然后才有利他。

所以,我们的生命需要生活,圆满生活才使我们的生命有良好的依靠。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与家庭
下一篇:佛法与生命(下)
 佛法大义 二、佛法大义之二——生命改良的定位
 学佛不是要得到什么
 再谈健康
 因果与缘分
 为生命解脱而回归极乐
 善根福德与灾难
 理解生命
 发挥生命
 忏悔与感恩的功德
 释迦牟尼佛讲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二集[栏目:慈法法师]
 痴爱缠绵[栏目:宣化上人]
 能否用更简单的方式,来阐述前世后世的合理性?[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如何为亡人修福[栏目:净空法师]
 都是道场[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