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37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一种悬设,而是实存的事实,由五眼圆明的佛陀所现量亲证亲见到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广阔的时间当中,由其善恶业的这种业(karma)的力量导致种种错综复杂的生命表相。我等凡夫心量狭劣,慧眼未开,不得而知。佛以悲愍心将这一善恶轮回之事和盘托出,令众生心生敬畏,止恶修善。我们由佛慈悲宣说方知如何走上光明、走上解脱、走上自在。由此,我们戒慎惕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制伏烦恼,开显佛性。由于深信轮回善恶法则,惩恶劝善才有坚实的依据。众生由此才能自律慎独,个人获福,社会由之祥和安隐。

神道设教不仅是佛教圣人,而且也是儒道两家圣人教化众生之大权。神道设教的理论依据来自《周易》。神是神妙莫测、不可思议之意。世出世间一切神妙不可思议者不出心性之外。所以神道即是本心,是诚明,是仁心,是佛性。从神妙佛心中流出的教法,即是神道设教。

天以春夏秋冬四时更迭不乱作为神道,惠及苍生;圣人以本性内具的仁义忠恕为神道,教化民众。平时事相中都蕴含着神妙的理体。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深植在每个众生内心,不是由外面施加的本有的德能。故云“万物皆备于我”,一切悉皆具足在心性中,因而“反身而诚”,回光返照契入真诚的内心,便“乐莫大焉”,就能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这就是颜回之所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奥秘所在。

颜回那么贫穷,然而淡然安乐,这是自性的快乐,非五欲感官之乐所能比肩。一个人念佛安住在六字佛号中,便能获得身心柔软的法性乐,沐浴在弥陀光明照摄中,法喜充满。念佛法门举体是不可思议的佛果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秽土,宣说念佛往生净土一法,用种种善巧方便令我等众生生信发愿,老实持名,亦是圣人以神道设教成功之一例。神道设教的理论依据乃是感应。法界中至深邃广大的方面即是感应原理。唯信能入,唯行能证,愿共勉之。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
下一篇:“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号上很难受呀?总是控制不住念头,怎么办呢?..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请问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到淡定,甚至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境..
 如何让家人同获法益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边地疑城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念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
 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越是恶人越是容易往生吗?
 散乱心念佛可以往生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五届:禅修指导(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治愈颈部大瘤 救活死胎[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困扰[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法华经讲演录 (持品第十三)[栏目:太虚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一)[栏目:宽运法师]
 6.如何护卫真理[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真爱[栏目:日常的佛心]
 在2012年少林寺“机锋辨禅”开幕式上的致辞[栏目:永信法师]
 高级佛学教本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