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勿散心杂话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4

勿散心杂话

《杂阿含经》四一○经:

有一天,比丘们集聚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的斋内闲论聊天,他们从国家政事开端讨论一直讲到最近村落发生盗贼的事,托钵乞食的事,谁人衣服好坏,男女性别等世间种种的杂事闲话。

当时佛陀在禅定中,以天耳听到比丘们的散心杂话时,就从座位站起来走到斋堂。佛陀询问比丘们聚集斋堂,究竟在讨论些什么事? 比丘们不敢欺瞒佛陀,一一据实禀告。

佛陀于是向比丘们劝勉开示 :「比丘! 你们不要讨论那些对你们解脱烦恼没有帮助的事。如果真想论说,应多多研究世间真实苦的实相、苦集烦恼的实相、苦灭寂静的真理、趣向解脱修道的真理。论说四圣谛对你们才有意义、才有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不知四圣谛者沉沦生死,其深险甚于深岩; 不知四圣谛而导致老病死忧悲恼苦,其苦甚于大热地狱。于四圣谛如实知者,譬如登殿堂,由初阶拾级而上,渐次修学无间,这才是一个聪明的智慧人。因此,你们应当精勤方便,起增上欲,如实修学四圣谛法门。」


启示:

学道的人不能安住身心,最大的过失就是「掉举」,比如心思妄想杂念,身体游走攀,口舌谈说议论,这些行为使修行者不能得角。尤其是议论是非好坏,评断时事政局,不但于己无益,有些时候,因逞口舌之能,说些不当说的话,还会招致杀身之祸,我们学道者不能不慎。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地狱现象
下一篇:优婆塞之道
 五种欢喜
 度人如种田
 犯戒的后患
 利养之害
 佛如善导
 自作自受
 佛陀耕种吗?
 修行如战斗
 佛陀分半座
 难遭难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问36 所谓「专注」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否指,例如,沉思或默想在我们身内生起之感觉的原因呢?[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非常金刚经 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节 礼敬的建立[栏目: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栏目:慧律法师]
 落日千山还在天[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克服昏沉的三种方法[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警告所有的修净土者:你不要一天到晚想着你的善业[栏目:净界法师]
 十六、怀净土诗[栏目:诗偈法语]
 与心对话 第七章 心会生病 1 毒品与毒药[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