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孟子课》叙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1
   《孟子课》叙
  文武之政在方册,人存政举,人亡政熄,故为政在人。然久之而不得其人者,其故何哉?一、畏言圣人;二、不畏乡愿;三、生死事大、仁义事小;四、贵势不贵自;五、不知轻利而重义;六、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七、不知心之为圣;八、不知学之至易;九、不知学惟不已;十、不知虚名可耻。
  以是十因,而草野无贤:一、不知民为贵君为轻;二、不知政乃不忍之心之所寄;三、不知废兴存亡之系于仁政;四、不知御侮之在于自强;五、不知时势之易为;六、不知政外之政;七、不知巧便以行其政;八、不知王霸之辨;九、不知杀人兵战之不可用;十、不知人民、土地、政事有根本之创制。
  以是十因,而国家无政:一、不知事功之非极;二、不知势禄之非泰;三、不知圣教之差别;四、不知成人之差等。
  以是四因,而天下无道。无道则无人,无人则无政,无政而天下乱,乃至于亡。
  反而言之,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有政,有政而国理以强。若是乎,教之至足重哉!夫教必自童蒙始,蒙以养正,圣功也,先入者主之。人皆可以为尧舜,植基之教,不择而施焉。乃断章取义于《孟子》,得八十课而课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夏欧阳渐叙于支那内学院
  (选自《论孟课》,《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二十七册)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论语课》叙
下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心史》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内学》叙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学书》与陶闿士书(四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魏斯逸书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今日之佛法研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绪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读》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大学王注读》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教训第三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心史》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有没有成功可能?什么才是明心见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观虚空藏菩萨经[栏目:虚空藏菩萨·经典]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十 主夜神众——积极奋发后的清凉归宿[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四念处”中所讲的“身、受、心、法”中的“心”是代表什么?[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不求繁华 呵护清净[栏目:传喜法师]
 北京师范大学问答[栏目:索达吉堪布]
 祝 敏公老法师六十寿辰七律一章[栏目:东初法师]
 11 婆罗门杀子喻[栏目:百喻经译]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六)[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定解宝灯论》讲记(三)[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