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
 
{返回 陈星桥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8

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

陈星桥 

  都市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却不一定是宗教或宗教信仰的中心,这是由于多数宗教具有出世的品格,其信仰是以宗教领袖的言行及相关的圣物和活动场所为中心的。佛教尤其如此,寺院多建于山林旷野,因而古来即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
  但宗教毕竟是人信仰的宗教,它的形成、传播与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形态、运作方式等密切相关。正因如此,都市作为人群密集、人才荟萃之地,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各个宗教来说,无不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从佛教来说,注重出世和个人修行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虽然也依托于都市,但基本上是以山林为中心的。而注重入世弘法度生的大乘佛教,伴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各国政治、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兴起,都市便逐渐成为其发展的重心和中心。
  佛教作为一个和平的文化的宗教,随着商旅的驼铃或风帆来到王权至上的中国,朝廷的支持和知识界的认同是至关重要的,东晋高僧道安即有“不依王者则法事难立”之叹。因此,佛教一开始即以都市作为其中心,相传中华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就建于汉代的都城洛阳,可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事实上,正是朝廷施资建寺,或支持大规模的译经事业,京城的王侯将相争相舍宅为寺,或造像度僧,都市讲筵大开,上行下效,才使佛教得以在传入中国数百年内即高僧辈出,宗派林立,风靡全国,蔚为壮观。
  不过,由于儒释道三家的斗争和三武一宗灭佛,都市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唐代以后,佛教在中国便逐渐被定位为山林的、着重于出世或来世的一种有助王化的神道设教,因而具有山林和平民特色、简便易行的禅宗和净土宗长盛不衰。虽然佛教由此遍及城乡、深入民间,但法久弊生,义学不昌、因循守旧、戒规松弛、伪滥衰败之象日现。
  到了近代,列强侵华,西学东渐,国内庙产兴学之风盛行。面对空前的危难,佛教界高僧大德奋起护教,振衰除弊。他们以南京、上海、北京等都市为中心,或办刻经处重振义学,或办佛刊提倡改革,或建立合法社团以维权,或开办佛学院以培育人才,或力行慈善以济世,或对外交往以弘教,使佛教得以复兴,实现了现代转型。其中上海可说是近代佛教复兴的一大重镇,近代佛教发生的许多大事,无不与上海有关,充分展示了都市佛教的地位和作用。
  都市佛教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大一样的。以佛教作为国教或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和地区,都市佛教的地位就特别高;当佛教传入一地谋求发展,或佛教面临社会巨变需要转型时,都市佛教的龙头作用就特别明显。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全球城市化发展迅速,国际大都市不断形成,经济和文化的主导作用日益加强,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益形凸显。与此相应,我认为,未来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必将越来越重要。
  (原载《觉群》2002年第2期)

 


{返回 陈星桥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公案趣话
下一篇:佛教与旅游
 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
 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
 福建雪峰崇圣寺巡礼
 酒·酒祸·酒戒
 哈尔滨普照寺巡礼
 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
 弘法利生,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普照寺简介(碑文)
 略论“人间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成功的资粮[栏目:仁焕法师]
 佛在人间 十四、发扬佛法以鼓铸世界之新文化[栏目:印顺法师]
 感恩与信心[栏目:法王小故事]
 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栏目:高振农教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六[栏目:智谕法师]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三 显、密之别[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元安~示法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解脱之门 夏坝活佛序 前言[栏目:解脱之门]
 瑜伽菩萨戒要义(济群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佛陀的教育 七 念佛要三业清净[栏目:金明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