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法华讲演录 贯经义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2

贯经义

太虚

  【贯经义】

  以上释妙法莲华经竟。兹更条贯全经义例如下:

  就全经二十八品之文字相言之,可谓今已释竟。但妙法莲华之经义,无量无边,则永无有尽。所谓遍虚空界,尽未来际,亦不能以众生之语言心量阐之令尽也。但约其义于此七卷经文中,亦并未见其有所缺漏而显为未尽,故说经者之言语相即亦当尽于此也。且无量义即发生于一实相无相之法,若更将全经七卷之义约之于一卷,或更约之于一品,或更约之于一偈、一句,仍亦未见其义有所少,故全经之义,直可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句摄之。以是之故,一切法即皆为教菩萨法,即皆为一乘妙法,此正宗分第一品方便品之要旨,亦即法华全经之要旨也。全经科判,原列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者,分摄二十八品。兹即以全经妙法之总义--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句,分显教、理、行、果四义,则序品一品即以笼罩全经。其方便以下各品,已如佛光中所现差别之境矣。故自方便品至劝发品共二十七品,直可皆谓为此经之正宗分,别无流通分之可言。关于经末佛说是经时一段,即谓仅此二行为流通分可也。试本开示悟入四义及教理行果四法,以约分诸品如下:自方便品以下至法师品共九品,为开佛知见、以会一乘之教。以唯一佛乘方便说为三乘、五乘,而开权显实以后会归一乘,皆授佛记。故此诸品即为开佛知见,以破除若二、若三之众生机教,而开出不二之佛知见也。法师品兼流通此分。自见宝塔品至安乐行品共四品,为示佛知见、以显一乘之理。如在见宝塔品,显过现、主伴诸佛之法身平等;天授品、显违顺、罪福众生之法身平等。专示佛知见之法性,故此诸品即为示佛知见。持品、明持经人,安乐行品、明持经行,流通此分。自从地涌出品至嘱累品,为悟佛知见、以起一乘之行。以此诸品,显佛已由始觉至究竟觉,成自受用圆满报身,智慧无尽,福德无尽,慈悲无尽,愿力无尽,方便无尽,应化无尽,系由地涌出诸菩萨依佛究竟觉为因地心故,进明佛之圆满果觉真身寿命长远,悟而起大乘之行也。神力、嘱累,流通此分。自药王品以下、至劝发品共六品,为入佛知见、以证一乘之果。药王品证自利果德;妙音密化,观音救难,陀罗尼咒破恶卫善,妙庄严王回邪入正,为证利他果德;普贤劝发以要二利之终,故此诸品为入佛知见。入者、即修习证入,皆菩萨渐次证入一乘实相之果位。而普贤行通于佛果前后,果前为等觉之菩萨,邻极佛果;果后利他无尽,亦明此经之终而无终也。

  准上开示悟入四义及教理行果四法,以约分方便以下二十七品皆为正宗,正以彰妙法华经之无尽,故无有特判数品为流通分之必要。以由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之义,分显一乘教理行果,即是流通此无尽之教义;而流通之功力,即亦与为无尽。然因此益见行者当于是经受持、读诵、讲解、书写、能于一偈、一句之名言,见一乘实相之无尽义,如说而解,如解而行,由行而证,尽具普贤道,同获法性身,而是经方为流布不断绝于世也。(周秉清记)(北京单行本)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重法界观
下一篇:法华讲演录 释经文 甲三 流通分
 法华讲演录 序经题
 法华经讲演录 (见宝塔品第十一)
 昧盦诗录跋
 佛乘宗要论(纯正的佛法)
 楞伽大旨
 感愚昧之害他自害
 在泰县净业寺开示
 佛教僧寺财产权之确定
 法华讲演录 释经文 甲三 流通分
 菩提道次第广论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内观静坐[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本来面目谈归巢[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天台宗随自意三昧研究[栏目:天台宗文集]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如何运用生命的低潮[栏目:人间世]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栏目:智谕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指什么?[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0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七支供之注释[栏目:达真堪布]
 做人的佛法 生命经不起等待[栏目:做人的佛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