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谛观名别体还同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4

谛观名别体还同

佛法的纲要,是三谛与三观。三谛即真谛、俗谛、中谛。谛者,审实不虚之义。谓三谛之理,真实不虚也。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三观者,即空观、假观、中观。观真谛之理,是名空观。观俗谛之理,是名假观。观中谛之理,是名中观。三谛是天然性德,三观是因中修德。但此修德,亦自性所具有,故云性修不二。三观是能观的智慧,三谛是所观的理境。以一心三观,观照一境三谛。能所不二,惟是一心,约能观边说,称一心三观。约所观边说,称一境三谛。所以曰谛曰观,其名虽别,其体不异,故曰:谛观名别体还同。何谓一心三观?即行人在修圆顿止观时,是空有双照的,任运摄得中道观。故称一心三观。正修一心三观时,一境三谛自在其中矣。何以故?能所不二,惟是一心故。虎溪大师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此之谓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念心性,不落断常
下一篇:文字般若 观照般若 实相般若
 观音登科,势至下第辩
 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
 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彻悟禅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摸象记1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八
 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法华经品题略解—化城喻品第七
 法华经品题略解—授记品第六
 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一句弥陀,圆具十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加行是否要兼修净土法门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原始大乘的存在(静谷正雄)[栏目:其他日籍作者]
 女子五障[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坛城里面放功德主的名字,以后人们顶礼坛城的时候,是不是对施主们也不好?[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漫谈[栏目:梦参法师]
 81.舍利弗的「深信」[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6[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八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栏目:厚观法师]
 杀生和抽烟的果报[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