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从因果角度谈真平等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5

从因果角度谈真平等
文/见眼法师

  许多人在遇到不如意时,不免怨天尤人:怪老天不公平、怨外在环境不顺己意、恨自己时运不佳……。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实在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举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一时贪图方便闯红灯,当下就被警察开罚单,甚至出车祸。所以起心动念闯红灯是因,出事是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当下自己就要受报,就要承担苦果。从这个例子推展到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切,就更容易明白,因果确实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凡夫众生所谓的“平等”,通常是建立在“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之上。举凡事情与自己想像的不同、不如意,就是“不平等、不公平”。例如:老板这个月加了甲的薪水,没有加我的;老师给乙的成绩是“A”,给我的却是“B”;同样闯红灯,丙没被开罚单,而我却必须罚一千八;别人开法拉利跑车,我却骑机车;别人住花园洋房,我却住在租来的雅房……。

  事实上,佛法讲因果,今生的资财和道法,都是宿世的福德和今生的助缘和合而成。《憨山老人梦游集》云:“孔圣之安命,即吾佛之因果。若知安命,则贫富得失,一切委之前定,皆我自造。则穷达寿夭,皆吾命之固然。若明信因果,则今生受用一切,皆我前世修成,原非他人之可与,亦非智力之可能。即有才智而致之者,亦是我分之固有也。如何又计较得失,而劳苦心虑,妄积恩怨于其间哉。”

  真正深信因果,就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而会在因地上用功,努力栽植未来的福田。既然自己的田地贫瘠,就要从现在开始,更加勤奋灌溉:供养佛法僧三宝为胜田、孝顺父母为敬田、济贫拔苦为悲田。不计已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若能节省日常无益过度的耗费,种于三田之中,不但能够增长未来的福德,现世亦能身心安乐。

  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时刻修行佛法,精勤六度以除妄想,以慈悲转贪瞋,以柔软化暴戾,以谦光折我慢。在深耕良田的当下,放下个人的执着与妄想,舍妄归真后,本具佛性自然现前,真正的平等方得展现。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下一篇:无常与永恒
 生与死
 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信心为根,直证菩提
 妄情既不起 真心任遍知
 真知道就做得到
 化敌为友 冤亲平等
 择友之道
 观心二三事
 学者为何?
 最完美的基因 乃人人本俱心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烟台范业信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为什么寺院里念经总要用木鱼?[栏目:佛网文摘]
 以平常心学佛 Study Buddhism with an Ordinary Mind[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马马虎虎[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十善释义[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四念处[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行脚心得[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