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6

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
文/见彦法师

   《大乘起信论》云,深信大乘心于无上菩提,不生怀疑,不动摇退转,便能任运发起三种道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进而因大悲心,具足善巧方便,广化众生。

  众生本具的清净心具足无穷妙用,与诸佛如来无异,只因久被尘劳封锁,如宝珠蒙尘,失去智慧光明,而妄受生死轮回苦恼。若能反闻自性,则如千年暗室一灯即破,以大悲心广化有情,则无量有情亦能寻回自性宝光,得解脱安隐。自性起用的悲愿,观一切众生平等无二,故愿心能遍及一切,无有分别。

  《楞严经》记载,阿难尊者被外道咒术所摄,陷于淫室,险失戒体。佛陀以威神力救拔阿难尊者,并开示众生攀缘的识心是随境和合,本无实性。于是阿难尊者舍弃了虚妄识心,终于亲见久经寻觅的妙明常住真心,并说道:“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尊者不仅契悟了真心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的道理,并且发起大悲心,愿令一切众生也能明心见性,永脱生死轮回。

  经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观世音菩萨依耳根证圆通,生起与十方如来相同的慈心,也能同见六道众生的无量苦恼,以大悲心令众生无所畏惧。菩萨三十二应化身,变现不同形象,或随愿施予,或惩奸儆恶,或闻声救苦,皆是契入大乘妙心后的善巧运用,令众生离苦得乐,终而究竟成佛。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菩萨见众生迷失妙明真心而起大悲心,因无我相,心量广大无际,所以与清净自性相应,菩提心现前。

  昔日,寄禅法师因可怜饥困无主的小狗,于是违反道场规矩,将剩下的斋饭留给小狗吃,不料此时方丈和尚正巧经过,寄禅法师便赶紧吞下喂食小狗的斋饭。寄禅法师因无私的真诚慈心,当下与自性相应,便开悟了。由此公案也说明了无我的悲心是见性的基石,依着法性平等之理广度众生,便能去除心中的无明烦恼,彰显不可思议的真如功德。

  修行六度而心无所得,不起无明、妄想等邪见,便是安住在真如自性上。真如自性,即是智慧佛、如如佛,即是本具的净智觉性、本具的空性。因大悲心,觉性灵光独耀,起心动念都是神通感应,待人接物无不随心如意。因大悲心,能安住空性澄明,包藏太虚,如活水源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依此安身立命,自在安隐。《坛经》云:“直心是道场。”正因大悲,广修万行而无所行,于是远离了颠倒妄想,坚住直心,永断无明,圆成佛道。

  大悲心、直心与深心,皆是一体。直心念真如,安住于自性中,必会称性生起大悲,悯念众生;亦会发乎深心,广积福德资粮,成就圆满报身。同样地,生起悲心、深心,自然会尽一切的力量,观众生需要,在利他当中,不仅破除我、法二执,亦能消除业障,真如也就能渐渐现前。如此,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由事而理,由理而事,回护用功,必能水到渠成,圆满佛果。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欣赏不忌妒
下一篇:信心的层次
 福报具足好运来
 宽恕是最大的慈悲
 运气与福报
 修行──一条永不回头的路
 所谓“珠不自珠,宝不自宝”,
 当观时节因缘
 心有千千结
 放下得自在
 六根门头即下手处
 等念怨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 第三0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开元寺宋代铜钟[栏目:达亮文集]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十四讲[栏目:智敏上师]
 修行──一条永不回头的路[栏目:禅林衲子心]
 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栏目:李志夫教授]
 《大乘义章》提要[栏目:王雷泉教授]
 如何找到我们的真心?[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六 主药神众——心药[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77 禅心与经语[栏目:大机大用]
 十善与十不善业[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