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什么是妄想
 
{返回 涤华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7

什么是妄想

涤华禅师

   妄想执者,七情,六欲,十八界,二十五有也。

   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也。有七情者,凡夫之人也。能断尽,七情者,四果道性,大阿罗汉也。

   六欲者,眼欲见色,耳欲闻声,鼻欲嗅香,舌欲尝味,身欲着触,意欲分别,种种诸是非相也。六欲不无,生死不可了者,故初二三果,不能得也。何况道性,与彼岸者,更默可能望也。

   十八者,其名十八界也。十八者:1,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也。2,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也。3,眼见色,住色;耳闻声,住声;鼻嗜香,住香;舌尝味,住味;身着触,住触;意识别,住别,住种种尘劳分别者,为六识也。三六合而,为十八界也。十八界,善者,天、人、阿修罗,三道也。十八界,恶者,地狱、饿鬼、畜生,三涂也。界者,限定范围也。住者,遭遇六欲污染,而不能逃脱也。

   二十五有者,十恶、十善、五蕴也。十恶者,杀、盗、淫、妄、绮语、两舌、恶口、贪、嗔、邪见也。邪见者,痴迷也。十善者,无十恶也。污染,十恶者,生生死死,常堕三涂也。广作十善者,常住,天、人、阿修罗也。常住天、人、阿修罗者,生死不能了也。无恶无善者,彼岸之人也。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染住五蕴者,六道四生,无期可出也。倘能,五蕴皆空,即是证得大阿罗汉,道性天中,之人也。略称其号,即是得菩提心也。是如来也。再者,趺坐遭遇,疼痛麻胀者,即是消除,无始以来,直至今日,诸业诸障,诸是非相,之果报也。何者?如来心也。


{返回 涤华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者为如来心
下一篇:涤华禅师论坐禅
 何者为如来心
 《金刚经注解》三十六
 《金刚经注解》九
 涤华禅师说——坐禅
 《金刚经注解》三十三
 《金刚经注解》三十二
 《金刚经注解》十七
 《心经注解》五
 《金刚经注解》一
 《金刚经注解》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21经 烦恼潜在趋势经[栏目:相应部 18.罗睺罗相应]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七喻品 5[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戴源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24经 破戒者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十八)[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七)[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解深密经语体释 序[栏目:演培法师]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自在心[栏目:善祥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C 在第613经中,佛陀把四念处纳入“善聚”,并叙述何为不善聚。[栏目:界定法师]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三卷)[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