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示念佛法门
 
{返回 陈义孝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9

示念佛法门

蕅益大师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秖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不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珍重!


{返回 陈义孝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示念佛三昧
下一篇: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三、科学时代的往生实例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六 依报庄严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五 供佛叹德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示念佛三昧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三 弥陀授记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六、净土三经的特别提示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三 八功德水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七 德风散花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三 国土严净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二 德遵普贤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三画~十五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02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菩提达摩 制)[栏目:02 论]
 佛堂讲话 第六辑 三、勉期求证,一心不乱[栏目:道源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六节 中国佛教的现况[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十二缘起法[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灵岩遗旨:附[栏目:智随法师]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20~129)[栏目:傅味琴居士]
 天命之谓性,爱命要爱菩提心[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陀对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许[栏目:帕奥禅师]
 养老慈幼之意义[栏目:太虚法师]
 原始佛教基要概念汇编[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