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富贵如烟(果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0

富贵如烟 

果尊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虽然浅陋了点,但却以不加掩饰的坦率,揭示了人性和人生的实相。确实,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提起富贵能不怦然心动者,恐怕找不出几个。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也很正常,如果说对功名的崇尚,是人们精神层面的渴望,是对终极价值的向往,那么对富贵的热爱,则是人们对生命物质食粮的需求,是对现实物质利益的需要。

  在人的一生中,刚出生的时候就有婴儿那索哺的啼哭。然而,世界所提供给人的物质满足,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因而也给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罪恶和灾难,所以佛家认为,要把众生从苦难世界中解脱出来,就必须破除众生的富贵利欲之心,让众生觉悟到:富贵如烟。

  一则佛家的故事讲:一天,宋朝徽宗皇帝出游来到长江畔的金山寺,他登上金山寺高处的一座阁楼,拭目远眺江中往来如织的船只,问住持黄伯禅师:“来往的船只那么多,究竟有多少呢?”黄伯禅师回答说:“只有两只。”徽宗不解其意,禅师就进一步解释说:“一种是寻名的船,一种是养利的船。”徽宗恍然大悟,来来往往的船只虽多,数不胜数,但追根究底,离不开追求功名和利禄两种目的。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人生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没有永恒实在意义的。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无常变化,人的生命无常流转,现实人生在人的生命流程中,只不过是极有限的一环,因而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和拥有的一切,包括富贵和象征富贵的一切内容,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起的一种偶遇,并不属于人的本质,缘尽之时,相互也就离散,所以人们在短暂的现实人生中所拥有的富贵,相对于流转不休的生命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不值得为之念念于心,焦虑烦恼。

  富贵如烟,唯有善恶永在,我们应该撩开过眼云烟,去追求人生更真实的价值。

摘自《嘉定佛教》2006年第4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随缘是福(心慈)
下一篇:牧牛(方杞)
 佛教与健康(曾智泉 黄美瑜)
 与佛无缘
 一个税务局公务员的办公室弘法之路
 念佛的意义(山口益)
 论人生
 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陈义孝)
 修学随笔(海天)
 慈悲观的实践方式(汪祖民)
 觉醒——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印光法师)
 跪拜的利益(妙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解?[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七)实修者方能清楚辨析显密见解之差异[栏目:圣者言教]
 二十偈集[栏目:长老偈]
 西园法师谈佛门礼仪:合十[栏目:佛门礼仪常识]
 冤冤相报[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如何超度自己的家亲眷属(净空法师)[栏目:超度]
 环保随手100事[栏目:佛网文摘]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8 三法印[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168.荒年割稻与民食 Reaping rice during a barren year and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生支[栏目:印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