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真正的自由人(林清玄)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7

真正的自由人

林清玄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菜根谭》
  一个人虽心地洁净,有视富贵功名如浮云的风范,也不必因而隐居于深山岩穴中。人虽无沉耽于清泉山石等山光水色的癖好,亦可独自吟诗啜酒,而常有悠然自得的乐趣。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世人常在追逐名利而汲汲营营,自己虽未与之共事,亦不必对世人追求名利之心感到不齿。己心恬静淡泊,但求适己之道,而不必夸耀世人“众人皆醉我独醒”,此即为佛教中所言,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俱能超出烦恼束缚,得着真自由的人。
  由于本文肖长,故将之分为二。“富贵、浮云”乃出自于《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膏育泉石”,是指对于清泉山石的热爱成癖,有如不治之病一样。“病入膏盲”出于《左传》成公十年,晋侯奇梦: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处,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此后,不治之病称膏盲,病症则称为二竖,乃出自于此也。
  “尽醉”、“独醒”则出自于《楚辞·渔父》: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中的“缠”乃意为羁牵。法、空皆属佛家法。万物事理的理法称之为“法”。诸法因无现实性,故曰“空”。“空”乃空寂之意也。
  能从这一切羁牵中超脱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得着自由的人。

摘自《禅与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健讹多的因果启示(水莲)
下一篇:正法与外道(盛噶仁波切)
 少欲知足,美满人生(李豫川)
 当代高僧忏云法师(慎独)
 乘弥陀舟 度生死海(心莲)
 得黄金鼠狼喻(善言)
 何人可以为善友(曙正)
 浅谈“心灵环保”(悟竟)
 文殊菩萨十大愿是我们的榜样(林克智)
 心理养生四要素(牛松森)
 一行禅师茶话(白志强、马明博)
 大穷人的布施和大贵人的布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轮回转世的研究——生命永存的证据[栏目:轮回实证]
 用心赞美生活[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无量寿经 第十九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人死在此屋,是不是此屋地基主?[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觉之教育」的实践原则及方法[栏目:林崇安教授]
 谈武论道说当今(赵唐云)[栏目:少林功夫文化研究]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66.牛头 Bulls Head[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人贵在心,守信有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奴守门[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