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放松下来 圆融一切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1

放松下来 圆融一切

    佛法是圆融,佛法是容纳,佛法是恒顺众生的。有佛法才能圆融,才能容纳,才能恒顺众生。不管站在世俗的角度,还是站在佛法的角度,只要你有圆融不了,容纳不了,恒顺不了的,就会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有痛苦。

   学佛修行是一种解脱,受戒持戒是一种放松。如果学佛修行、受戒持戒变成了一种痛苦,那就不是真正的学佛修行,不是真正的受戒持戒。只有受戒持戒,自己的身口意才能完全放松下来。佛没有让我们控制自己,更不会让我们受苦受累。不管好坏,佛希望我们都能容纳,这样才会轻松、自在。如果你做不到,那是你自己还没有修好,是自己的问题。

    圆融与容纳能否令自己造业,那要看发心与动机。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而去容纳与圆融的,那就是造恶业;如果是为了众生,为了他人,没有我执我爱、自私自利,那就是行善。

    很多修行人为了自己持戒而伤害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让他们起烦恼造业。这样持戒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对自己的修行是一种障碍,对他人也是一种障碍。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私自利,一定要考虑到他人,不能伤害他人。

    有时候受一种戒,却犯了另一种戒。比如,受了别解脱戒,却犯了饶益众生、恒顺众生的菩萨戒。只要你会调整心,就不会犯戒。如果犯戒了,忏悔就可以了。修持大乘佛法完全看发心,没有自私自利的心,真心地善待一切众生,为了众生怎么做都行。用一颗真诚心、慈悲心来感化周围的人、感化一切众生,他人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倘若自己都无法改变,还能改变别人吗?

    学佛修行就是要圆融、容纳、恒顺众生,那样众人肯定会理解你、尊重你,不可能排斥你,看不起你。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众生都崇拜他,尊重他,因为他做得好,会恒顺众生。有智慧、有方便的人,怎么做都行、都好;没有智慧、没有方便的人,怎么做都不行、都不好。在知道应该怎样做的前提下调整好心态,只要没有自私自利心,完全是为恒顺众生,不会有任何的罪过,不会犯戒。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诚心欢悦做随喜
下一篇:病好的窍诀
 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菩提路上风景异
 根据大小乘的区别来观察自己的发心
 《三主要道论》讲记
 2009年万盏法会9·开显解脱道之上师瑜伽
 除了把加行修好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悟大圆满
 用四外加行敲开佛法之门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用不用回到人间
 深信轮回和因果才有真正的慈悲心
 善者戒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盗戒是不是也包含三聚净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工作禅 第13节 是旧巢徘徊,还是另寻高枝 4[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新译佛国记 第二部分 西域记游[栏目:新译佛国记]
 菩萨愿意转男成女[栏目:宣化上人]
 附录 本书的经典来源[栏目:西藏医心术]
 弘扬佛教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以辽宁朝阳为例[栏目:华方田教授]
 科学时代的佛教定位[栏目:楼宇烈教授]
 佛陀的样子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栏目:佛陀的样子]
 与众相处为何这么难?甚至学佛人之间也不能免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南北朝政权推动了舍利信仰的流行[栏目:圣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