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2 十二因缘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7

十二因缘

佛陀从观苦中,悟得十二缘起而证果,成正觉之佛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甚么是妄想执着呢?妄想执着是无明,「无明」是过去的惑,从过去的过失行为而引起,惑是烦恼。「行」变成业。无明和行是过去所造的二因,这过去的二因变成今世的五果三因。五果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因为过去所作的行为,变为业力,业力聚集在八识田中,遇缘结果,变为现在的苦。(未完待续)

人死以后,神「识」被业力牵引,妄生颠倒分别而入胎,神识是在母胎中发育的精神及物质之混合体,名为「名色」,是五蕴的总名;色身在母胎中发育至六根具备,称为「六入」;色身六根齐备,出胎后六根对六尘产生感觉,这感觉名为「触」,由好恶刺激而有苦乐的感「受」;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果又生了「爱取有」三因,三因成了现在的惑及业。即有了「感受」之后,而追求所「爱」,这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爱;因贪爱而生起执着「取」得的心;因执着取爱而造出种种恶的惑业,「爱」与「取」是惑,「有」是业,现在的惑业又重复成为未来所生的五蕴之身,色身老化以后,诸根朽坏变成老,五蕴破坏后便会死。简单说,过去二因现在的五果三因,五果三因变成未来的二果,接受生及老死苦,老死后起又再次恶性循环不息地运转,投生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等六道,受种种苦难。此十二缘起像连环扣一样,可以从任何一环作起点,可以逆观亦可以顺观,无始无终地流转于六道生死中,苦无了期,佛称之为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可远隔多世,称为连续缘起,近则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成为三世两重因果。

《五苦章句经》中云:「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十二重城譬如十二因缘,众生依十二因缘,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似被十二重城围困,要离开这围城,唯有通过还灭门。如何进入还灭门?唯有通过四圣谛。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1 树下成道
下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3 四圣谛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5 实相念佛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4 净土经典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8 极乐四土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1 树下成道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11 涅槃寂静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1 信愿行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七篇 劝信 1 菩萨、禅祖劝信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1 八苦 8 五蕴炽盛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3 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之别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2 持名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智慧破迷信[栏目:传喜法师]
 在香港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很享受,但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栏目:洪修平教授]
 觉者之言 四圣谛[栏目:三界智尊者]
 如何对恶人生起慈悲心[栏目:净空法师]
 七届:和营员们谈谈业力与命运(妙华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解释经题[栏目:自立法师]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十二因缘[栏目:祈竹仁波切]
 妙莲老和尚开示问答 2 提升道人心[栏目:妙莲老和尚]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目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