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1

「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

梁乃崇教授

我们都知道「千里之行,必起于第一步」,这话用在修行成道亦然。成道之路更何止于千里,但依旧是必起于第一步,所以与「原点」的连结很重要!「原点」即最初的第一个感觉,修行者必须要「慎其初念」,与原点建立关系就是在修行。

每一个人的「初发点」一定是他的第一个知觉──第一个「能知能觉」;那个「能知能觉」就是他的「起点」。

这第一个「知觉」有两个部份:一个是「被知被觉」,一个是「能知能觉」;所谓的「第一个知觉」,指的并不是「第一个被知被觉」,而是「第一个能知能觉」;而这「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原点」用佛法的语言来说,就是「第一义谛」。

我们常常会有很多的感觉、感受、认知,这些常常离开我们那个「第一个能知能觉」──也就是「原点」,其实已经很远了。举例来说:我心里有一个认定──我认为佛法才是最好的,其它的宗教都没有我们佛法好。假设一个人有这么一个认定,你可不可以分辨得出来它跟「原点」其实已经隔了好远哦?你必须能够感知到与「原点」的距离,你才有办法回溯到「原点」!不然,你就会认为佛法就是你的「原点」。

有人认为:「佛法很好,比世界上其它宗教都还要好!」那么我问你们:什么是佛法?每个人的答案会不一样的!有的人以为佛经就是佛法;有的人以为自己所皈依的师父是佛法;有的人则以为法本是佛法……。如果这样子认为,大家就还不懂得真正的「原点」是什么!

那么,我们要怎么去鉴别、感知我们的认知与「原点」的距离呢?用「十二因缘」来看,上面叙述的佛法可能还在「名色」层次,与「原点」之间还隔了「识」、「行」和「无明」。事实上,光是「识」这一层就很复杂了,它不是薄薄的一层;而「名色」距离「本明」更远,你们要有能力去感知自己所谓的佛法到底在那个层次。

如果有人感受到真正的佛法就是慈悲喜舍──而他的慈悲喜舍是心、是feeling,那么他就不是在「名色」层次,而可能是在「行」这里;如果,他会觉得佛法只是一个本愿──是一个救度众生的菩萨大愿,他感受到这个愿力──无始的清净大愿,他这样的佛法就在「无明」、「阿赖耶识」这里;如果他所认为的佛法是「入陀罗尼门」、是一个清净的本觉,这时他所认知的佛法就跟「原点」更靠近了;如果,他会觉得这个地方是「觉而不觉」,那就又更靠近了。

对于这些诸多层次的差异,你们要能够体察出来,才会知道和「原点」的距离有多远。

其实,我们心中任何起心动念,都可以察觉到它在那里?与「原点」的距离为何?唯有如此,你才能够知道怎么回到「原点」。我们虽然不知道「原点」是什么,但是可以知道「被知的心念」与「原点」的距离──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学佛要从feeling入手。只有当你能够从feeling入手,你才能与「原点」比较接近。(摘录自20070326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原点 慎其初念 初发点 能知能觉 起点 第一个能知能觉 第一义谛 佛法 宗教 佛经 皈依 师父 法本 十二因缘 名色 识 行 无明 本明 慈悲喜舍 心 feeling 本愿 菩萨大愿 无始的清净大愿 阿赖耶识 入陀罗尼门 清净的本觉 觉而不觉 被知的心念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让人脱胎换骨──圆觉宗的产出
下一篇:只要觉醒,就可以回到原点
 关于灵魂
 千年企业是寿者相的实例
 莲师对「实相」的定义
 大就是小,小就是大──没大也没小
 从「连结」谈「众生相」
 「空无」的威力
 生活修行之7:化瞋为成所作智
 四相之1:如何进入人相
 四无量心之8:用《金刚经》破除文字相
 读《华严经》体悟无分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上师那里如何受四灌顶?[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在观音、药师法会上的开示[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枇杷 Loquat Fruit[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修心法要-利器之轮 卷一 利器之轮[栏目:修心法要·利器之轮]
 慈济在人间佛教的展现(王端正)[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龙舒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佛学的真面目·本书的缘起[栏目:妙泽居士]
 永坤集团香海禅修贤崇法师开示[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五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