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福德日记12月17日─谁是真正的穷人?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2

12月17日─谁是真正的穷人?

孟子曾经与梁惠王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对话,以下是翻成白话文后的内容:

梁惠王说:「老先生啊!您这么辛苦的大老远跑来,是带来了什么好处给我国吗?」

孟子回答:「王啊!你不应该先想到好处、利益,最重要的还是仁义啊!如果王只在乎利益、大夫臣子们也只在乎利益、一般人也只在乎个人的私利⋯⋯一切都以利益为出发点来思考的时候,国家反而就会陷入危难了!」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千年前的孟子,就已经担心人如果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对团体或是大环境,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今日社会,拥有钱财跟实际的「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评判成功的标准,只要生活不虞匮乏,有能力作各种豪奢消费的人,就是「富有」的人,成功的典范。道德仁义之类的价值观,如果有当然很好,但如果跟钱发生冲突,大多人还是会选择以获利为优先,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不仅是台湾社会的价值观,放眼全世界,也几乎垄罩在「富裕流感」、「自私病毒」的流行病之下。

这样的心态有什么不好吗?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当人只考虑到自己的时候,这样的动机和发心其实是相应于畜生、饿鬼、地狱三道的。等到过去所累积的福报用完了之后,这些自私的人就会依照如此心识所牵引的业果,投生到下三道去。

到时,先前在人世间拥有的财富地位,都派不上用场,唯有业随身!人们将比现在的三级贫户还穷、还可怜、还更需要救助!

所以,谁是真正的穷人?

自私自利、习于恶业而导致来世至三恶道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既然已经知道什么是穷人了,那么,你一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富人!

答案就是发心利他、习于善业,为自己累积福德资粮的人。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日记12月18日─导盲犬与主人的比赛
下一篇:福德日记12月16日─欲望永无止境
 福德日记7月15日─转化心的四种思惟
 福德日记9月6日-是我执「生」病了!
 福德日记10月16日─我们需要众生
 福德日记7月12日─功德有三类
 福德日记8月14日-供养袈裟的功德
 福德日记9月15日-读诵《佛说海龙王经》
 福德日记7月22日─三个筛子
 福德日记7月26日─不食肉
 福德日记5月12日─培养护生的观念
 福德日记12月1日─善心是生长菩提心的沃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379.问曰:云何佛世界因缘不断?[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如何理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莫为错过伤神[栏目:在闹市中修行]
 执著自我[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九课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坐禅的哲学(柳田圣山)[栏目:其他日籍作者]
 解悟与证悟[栏目:禅宗文集]
 第二章 曹溪一脉 二、六祖法乳[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如果身口意达不到一致,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