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关于苦乐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2
关于苦乐
◎非暴力是慈悲、关怀,及不伤害一切众生的动机。 所以非暴力有二种层次:
一、有能力就帮助别人。
二、没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也要做到不伤害别人。
◎由此可知,非暴力是慈悲的展现。 善良的心和平静的心,是寻求快乐人生的必要条件,这种心境无法向外求得,大家应该经常观照内心。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障碍,我们要体认这点,才不会失望无助而产生各种悲剧。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若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就比较容易处理,事情也不至于愈变愈糟。
◎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众生,都是一致的欣乐厌苦。所有有情众生、一切物命,他本身想远离痛苦的方法,都是相对于他自己的能力。
◎因此,在厌苦欣乐上,人与其他众生是相似的、是一致的。但是,在离苦得乐的方法上、在致力于寻求离苦得乐的方便上,人类却与其他众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因为人类有特别的智力,善用人类智力可以成办离苦得乐。
◎如果人类的智力能够好好地运用,无可置疑,可以帮助自己和众生离苦得乐;相反的,如果人类的智力用在颠倒的地方,不仅造业,让人类的痛苦增多,而且会危及伤害到更多的生物与众生。
◎一切宗教的教义,无不针对人类的根本问题。只要人类,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不管是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还是红种人,只要人类有生、老、病、死之苦,就都一样。只要有这些基本的人类之苦在,就需要用佛法来帮助众生,因为佛教的精义所讨论的即是此苦。
◎我们皆是人类,也许我们的衣着不同,我们的肤色不同,或是说着不同的语言。但这仅是表面现象,基本上我们同为人类,因此我们结合在一起,我们都想解脱烦恼、都想离苦得乐。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远离执着
下一篇:少欲、知足
 以慈悲心行六度波罗蜜
 详释菩萨檀波罗蜜
 觉照在当下
 菩萨利生愿
 心的自由
 慈心与悲心
 素食主义
 在生活里修行
 转经轮的功德利益
 慈爱与悲心是普世的宗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四[栏目:本源法师]
 格言宝藏论释(上)[栏目:索达吉堪布]
 弊宿经第七[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试析省庵大师的净土思想(新福)[栏目:净土宗文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若犯瞋心要如何忏悔?[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郑韦庵)[栏目:其它]
 法师的含义与德行(李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The Universal Teaching of the Buddha[栏目:S.N. Goenka]
 手术念佛见西方圣境[栏目:放生感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