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3课 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及于一切众生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8

第13课

  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

  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及于一切众生

  正因为强调:不分对象、没有条件的爱,佛教的慈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古时候,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他们的神将印度人民分为四个等级:

  一、婆罗门,祭司: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之人(Brahmana,梵文原意是指神学掌控者)。

  二、剎帝利,武士:是王室贵族。

  三、吠舍,一般平民:泛指农民、商人、手工业者。

  四、首陀罗,奴隶:终身受人使役。

  印度教徒相信他们存在于一种必然的轮回之中,无论自己属于何种阶级,唯有尽力完成该阶级所应有的义务,才有可能寻求到解脱之路。

  但是,除了上述这四种阶级之外,还有层级更低的,叫做“贱民”,他们是地道的土著,没有权利信神,也不被神所宠爱。这是连印度教的神都忽略的子民,这时候只有佛陀慈悲地接纳了他们。

  佛教讲究无条件的爱,包容度很高。渐渐地,也影响了其他的宗教。现在世界上的宗教,大部分都能尊重多元文化,包容各种种族。因为,其他宗教的领袖知道,如果只爱自己的信徒,排斥其他宗教的信徒,就走不出去。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4课 真正的慈悲,是不分对象、没有条件的
下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二、爱与亲密关系 前言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7课 勇于承担别人惠予的付出;將來才有分享出去的..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课 努力朝向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发展,但也需要天时、..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6课 即使是亲情,也必须进化;父母学会放手,亲子..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4课 接受天生的限制,改进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自信..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2课 学会慈悲,松开心中的防线,拆除心中的城墙,..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0课 找到生命的导师,效法成功的典范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作者简介 摘要 目录 推荐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活在当下,清醒而自在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圣严法师序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1课 要尽力和自己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有自信就不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好当下,是最好的终极关怀[栏目:雪漠]
 甘露丸介绍[栏目:阿秋法王]
 比丘记事(之十)[栏目:比丘记事]
 靠着墙坐会吐血 If you lean against the wall, you may vomi..[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业的因缘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佛法体统与自我体面[栏目:仁俊法师]
 佛教对知见的看法[栏目:星云法师]
 承担错误[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相应3经 针毛经[栏目:相应部 10.夜叉相应]
 具足正因入佛海会[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