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略说摄集善法戒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8

略说摄集善法戒
 
摄集善法戒的本体乃修学六度波罗蜜。对初行者而言,身语意精进奉行包括微小之事在内的一切善法,都称之为摄集善法戒。如《贤愚经》云:“莫想善微小,无利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

从修法的角度而言,我们按自宗上师瑜伽导修之次第,剖析调伏妄念乃一切调顺烦恼之基础。在修行过程中,绝不能轻视这个基础,认为见解太低,而高攀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这既于见解增上起不了切实之作用,而且对善法的轻视也不符合摄集善法戒之要求。

要记住,虽然我们现前所修之法非常深广,但是平常从事各式各样的善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即便小小的善法也可以令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公案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往昔有一个人用泥巴捏了个佛像放在路边。有一天,一个过路人看到这个佛像,担心刮风下雨可能会损坏佛像,于是就在旁边找来一只破鞋盖在佛的头上。后来又有一个人路过的时候,看到佛像上盖着一只破鞋,认为这样对佛像不恭敬,因此把它扔掉了。虽然三个人当时都只是一刹那的善念,但是依靠这样的善法,他们都获得善趣,最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又比如我们平常去菜市场买菜,看见很多活鱼活虾,想想反正买一两条的话数量太少,买不买、放不放生也没什么差别,还是回去多修修上师瑜伽导修和成熟口诀法吧。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应当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小小的善法绝不能轻视。

摄集善法戒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行为中时时护持正念,众善奉行。比如当你见到佛像佛塔等三宝所依的时候,有没有立即脱帽?藏地由于全民信佛的原因,因此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是非常大的。他们见到一些佛像甚至进到寺院之时都会脱帽。但是有些汉族弟子不知道是见解太高还是完全不懂的原因,有时候会出现带着帽子甚至叼根香烟等不如法的现象。这些在平时都应该时时自我观察。

我们现前从事善法,果报成熟的时候,就会获得快乐,所以行持善法,多多益善。不能认为自己在修成熟口诀法,只要能执受见解,怎样行持都没关系,于是天天轻视如脱帽敬礼、放生诵咒等的善行。若有这样的现象,那你的言行和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乃至历代高僧大德的教言和示现都是不相符的。

因此作为次第行者,我们对哪怕一次的身体礼拜、口中忏悔、心中瞬间的善念等所有善法,都应该勤勤恳恳去行持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避免居士修法易现之弊端
下一篇: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对于观想的要求
 调伏内心的标志
 应细致理解佛教的最高境界
 密宗弟子如何圆满教证二法
 日常生活中调伏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
 解脱离不开导师的教言
 人在死亡面前是很脆弱的
 万法摄一的重要性
 修行人应具普遍之信心
 何谓解脱
 为什么说修行就是修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佛教环保与心灵净化(佛义)[栏目:佛教与环保]
 怎么才叫会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文殊菩萨十大愿是我们的榜样(林克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我无所损,民危得济[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The Young Monk Who Saved The Ants[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轮明月(柴昀哲)[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五色线[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禅宗诗歌境界 附录 二、百年禅诗研究论文要目[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人类应提倡优生[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顺境中积福,逆境中消业[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