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业之因果之 三 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4

业之因果之 三 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

有者曰:成就者已超越因果,故可任运行持,不必取舍因果等等。然需了知,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任运而行绝非胡作非为。行道中人自应谨慎取舍因果,真正证悟者因通达性空缘起之理趣,取舍因果自然更加细致任运。如莲花生大师曰:“证悟见解广如虚空,取舍因果细于粉末。”现前有者求得灌顶、传承后,就自命不凡,以密宗弟子自居,轻视显教戒律,行持密法中所谓之不共行为。萨迦班智达曰:“然需了知,因果法则无欺存在,唯有真实证悟本体见解者,方为真正之密宗弟子。”《堪布昂琼教言》云:“若瑜伽士贪执妙力幻化而行不善业者,则受业报,故于行为中作信解、取舍微细之因果乃为主要。”故修行人应根据自己修行之见量,谨慎地取舍因果,护持三乘律仪。因平常所修一切善行,均为成就之助伴,绝不能轻视因果。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轮回是苦之 一 三恶道之苦
下一篇:业之因果之 二 取舍因果细如粉末
 开示积累福德资粮
 修行应遵循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梦中修行离不开平时正念的护持
 身口意三门心为根本
 次第根机者的修学不会一蹴而就
 上师瑜伽乃一切乘法之总集
 略说饶益有情戒
 “依见而修”和“依修而见”
 什么叫做珍惜人身
 为什么说调心为根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居讲法第十六讲[栏目:智海法师]
 豆类[栏目:是肉七分毒]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二八)[栏目:杂阿含经]
 为什么人们一提到阿弥陀佛总是联想到往生,而不太会想到现世利益?[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醒来[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37、妄杀群牛[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五、金刚杵[栏目:佛教丛林观]
 身在红尘心念佛[栏目:慧净法师]
 家庭沟通 - 老人不堪尿布奶瓶[栏目:方外看红尘]
 乌龟 Turtle[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