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4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6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4集

  这一集中,伟大的佛陀指出了所有的凡夫、外道主要的问题在哪里:

  1于五蕴内、外执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即于五蕴见我、异我、相在。怖畏无我、无我所,而攀缘四识住。佛陀指出了众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见。有意无意中认为宇宙世间或自他生命中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幻想中创造了一个万能的神。所以才有各个宗教或民俗中乱力鬼神和迷信崇拜。这种根深蒂固的邪见更具体地表现于生命的活动过程中,处处执为实有。以自己为例,根尘一触,立刻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接触到的,以自我为中心,马上加入个己的观点、意见,遇到可意、不可意境的感受和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从自己说话的声音、语气、眼神、态度就知道。才知道自己虽嘴上说不相信神,但在身行展现中,已打造了坚固的个人形象,处处创造着“我”的样貌,还对塑造出的“我”沾沾自喜,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叹。而且极不愿意那个“我”消失,尤其是不想死的意欲,怕自己不存在了,好没有安全感。要么就是灰心丧志,尤其是那个“我”倍受打击和挫败时,或有极大痛苦无法超越时,又可能会消极等死;有时又自作聪明,营造一个可以依赖的家一样的港湾,或千方百计找一个能抓住的点,让“我”悄悄躲藏,这才欣然舍寿……各种各样的“我”在生命中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2知四大身不可常保,但于识的执取一刻也不能舍离。因为所有生命都会死,知道自己也不得不死,虽道理上承认色身一定会变老、变坏、死掉,不能一直保有。(因为保也保不住,才不得不放弃强烈的保有意欲)但对生命真相的无知,仍不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心灵是刹那变易、没有实体的,所以才有诸如灵魂投胎、神识不死、真常心不变的论调。说明众生将“识”实有化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学习了正见,知道识也异生异灭,但仍会时时在识的功能作用中捕捉并安立为实在。于是执着、爱取就产生了。师父教导我们通过观照,发现有取识执取的深细,尤其点出不通过观照,潜意识无法净化,思惑也不可能断。所以这也指出了我们日常用功的地方,这些对自己来说,都是需要用心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5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3集
 现代因明之著作
 长部8经 狮子吼大经
 阿[少兔]夷经第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一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八七)
 比丘尼传 3 宋 普贤寺法净尼
 百喻经 52 伎儿作乐喻
 长部31经 辛额勒经
 杂宝藏经白话 辅相闻法离欲缘第九十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Path to Nibbana[栏目:Buddhism in a Nutshell]
 第十二章 婚姻.节育和死亡 Marriage, Birth Control And Death[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一卷[栏目:净空法师]
 富贵人学佛有困难[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