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印祖故事 97、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
 
{返回 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5

印祖故事 97、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

  己卯六月(1939年),大师书写了一副对联:“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中间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对联的大意是:“你快要死了,赶紧念佛。如果心不专一念佛,死后必定会堕落到地狱里受苦,想作饿鬼和畜生都很困难,更不要妄想得到投生到人界和天界的福果。你快要死了,赶快念佛求生净土,志愿如果真诚,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在声闻、缘觉的果位上停留,必定可以证得等觉菩萨和妙觉佛果的圆满果位。”

  世俗的人忌讳说到死字,但是佛教中“念死”是重要的修行法门。普贤菩萨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印光大师一生精进修行,深体死字法门,并常以死字教育和警策弟子。

  大师感到自己住世因缘将尽,所以预先交代后事。这种交代含有导世化俗的寓意。

  十二月,大师致信在上海的德森法师说,“凡上海所有之款。通归印《文钞》。不必一一报明。光大约不久了。故将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决不与现在僧相同。瞎张罗。送讣文。开弔。求题跋。敛些大粪。堆在头上。以为荣。以后即不死。外边有信来。也不要寄信来。师愿结缘。则随意答復。否则原书寄回。”又说:“光死。仍照常为自己念佛。不须为光念。何以故。以尚不与自己念。即为光念。也不济事。果真为自己念。不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 “光无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

  大师给刘惠民居士的回信说“但愿大家各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此外别无希望矣。”又说:“光一生不与流俗同起倒,什么八十不八十。有为光言祝寿者,光不但不领情,且深恶痛绝,以为大辱。祈勿以此事为光言。若对光言祝寿,是视光为流俗矣。”充分体现大师高洁严厉的品格。

  这一年冬季,日本佛教学者塜本善隆和牧田谛亮先生到灵岩山寺拜访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略述经历行愿如下:

  “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拟去,以印书事未果。十九年来苏州报国寺闭关。廿六年十月避难来灵岩,已满二年。现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经历也。一生不与人结社会,即中国佛教会,亦无名字列入。

  “近来动静: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胜介意故。

  “行事: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 住一寺。

  “主义及念佛教义: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人无贵贱,均以此告。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

  大师的话非常朴实平凡,“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非常实在,“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大师以身示范,证明念佛人人可行,往生净土人人有份。


{返回 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祖故事 98、恒顺众生出续编,竖标归西两无憾
下一篇:印祖故事 96、德化盗匪和强人,迁单毒蜂和臭蚁
 印祖故事 47、金陵筹建法云寺,大师再撰放生疏
 印祖故事 73、江北大亨欲坏佛,暗显威德使皈依
 印祖故事 85、《净土五经》广流通,净土法门立根本
 印祖故事 18、协助化闻请藏经,南下安单法雨寺
 印祖故事 92、观音示梦杨信芳,印光原是大势至
 印祖故事 36、知心话与知音听,宿业实性即法性
 印祖故事 87、凶心尚在当慎之,老虎皈依名格心
 印祖故事 52、汪含章正念往生,法雨寺佛七灵应
 印祖故事 93、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
 印祖故事 69、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赖永海)[栏目:佛性思想研究]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六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九课 涅槃[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教授取舍之道 讲记(三)[栏目:教授取舍之道讲记]
 善用零碎时间[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六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相应18经 不悭吝者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与死神约会——苦谛思维修之五[栏目:道坚法师]
 天台佛学 第二章 天台宗与其他佛教宗派关系研究 二、净土思想对天台的影响[栏目:曾其海教授]
 为学之道[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