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0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答:没学佛的时候,对万法有强烈的实执,这就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学佛之后,以中观的理论观察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学佛到一定境界后,虽然体悟到无一法可得,但在显现中仍要随顺众生,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就拿幸福来讲,也可以相应这三种境界:首先,没学佛时认为,幸福是个真实存在的法;中间,学习佛法后,明白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且它是空性的;最后,虽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是在随顺众生时,也承认幸福是存在的。

需要指出的是,随顺众生非常重要!佛陀已证悟了最高的境界,可是在众生面前,他还是像普通人一样托钵、吃饭。许多大成就者也是如此,虽然内心有常人望尘莫及的境界,但外在的显现还和普通人一模一样。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问: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下一篇: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了知幸福的心可得吗?
 认识您,我们主要是通过网络...我们在内地读大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市场充满竞争...企业家...在面临如此困境时,应该怎么选择才是对的?..
 为什么会有无明呢?
 既然自己的力量如此微不足道,这种付出有意义吗?还值得坚持下去吗?..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偏差,就希望尽微薄之力影响他们,我该..
 学术界,只承认因明中的现量和比量,顽固地不承认圣教量的作用...您的观..
 对于善的评价标准,动机和结果哪个更重要呢?
 我在修安忍的时候,觉得应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
 在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保持一种祥和平静的心态去面对..
 假设某个人...甚至是杀了他...佛教中怎么对待这种仇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所法[栏目:正果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七)修行者不能忽视逆缘[栏目:圣者言教]
 漫说《杂阿含》(卷五)~F 第108经(西方比丘经)[栏目:界定法师]
 内观禅修法[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第一部 瞧瞧你的进步[栏目:西藏医心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