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入门 二十七·五蕴浅说
 
{返回 佛教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4

二十七·五蕴浅说
 

  一、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个蕴叫做五蕴,"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

  1、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2、受——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三受。

  3、想——取像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4、行——意念中迁流不息,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5、识——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二、四大作用性与色法——四大的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暖,风性流动。色法中的根身与器界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和合的作用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利,是属水大,热度温暖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的作用性。

  三、四大与根身——四大是地、水、火、风。根身是我们的身体。佛说四大是构成根身的元素,即是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有的假相,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生起大病而死亡,则根身已坏,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四、五蕴与根身——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关系的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假相,到了这些关系的助缘散灭,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五、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是缘生性空,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著,烦恼自缚,就有业报,因为造业的是由这"五蕴根身"。

  【注】

  ⒈五蕴中的色蕴是属于物质的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的叫做心法。
  ⒉器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
 


{返回 佛教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入门 二十八·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下一篇:佛教入门 二十六·实践八正道
 佛教入门 十九·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佛教入门 十六·宇宙有情概况
 佛教入门 三十七·佛教徒的类型
 佛教入门 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
 佛教入门 十·三皈依
 佛教入门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
 佛教入门 四·佛陀的圣号释译
 佛教入门 十一·佛法总纲
 佛教入门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
 佛教入门 二十六·实践八正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之名义[栏目:太虚法师]
 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栏目:吴立民居士]
 一六五 鼬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五卷[栏目:净空法师]
 相应7经 法庭经[栏目:相应部 3.憍萨罗相应]
 去,作禅那[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以「无我」精神凝聚共识 同建设和谐社会──两会期间宽运大和尚接受大公网专访[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赠娟女士[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文殊菩萨心咒的功德利益[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第三 愚人品[栏目:增支部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