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妄情既不起 真心任遍知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7

妄情既不起 真心任遍知

修行如果不在因地上用功,
不知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来澄浊、解结,
一旦遇到境风,烦恼遇缘而生,就易起退心,
若能依教观心,安住中道实相,则能圆成无上菩提。

文/见法法师
  

  中台佛教学院成立后,一心希冀能有因缘进入学院薰修,深入经藏,学习佛陀的智慧。老和尚慈悲举办研究士住持进修班成就大众道业,让见法的心愿得以圆满。

  古德云:“自从一读楞经后,不读世间糟粕书。”《楞严经》是经中之王,为行者入道要典。聆听老和尚法音宣流,使我对佛法更深一层契悟,融会贯通。

  楞严经的启教因缘,由于阿难尊者遇摩登伽女以娑毗加罗咒所惑,幸佛陀派文殊师利菩萨以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尊者有感于自己虽多闻第一,仍未全道力,遂有摩登伽之难,故启请如来开示修证入处,如来告以二决定义,一以因同果澄浊即入涅槃,二依根解结脱缠顿入圆通。以不生不灭心,圆成无上菩提。

  我们修行何以会退转?老和尚说:“因为没有依据二决定义来用功。”这念心执着四大为实有,再配合身心世界就成为五浊:劫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和根本无明。修行如果不在因地上用功,始终到不了菩提、涅槃。为什么呢?因不知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来澄浊,解结,一旦遇到外面境界之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再加上八识田中无明种子起现行,烦恼遇缘而生,遂退失自己菩提心,若依二决定义修行则不会退转。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在对治我们的烦恼,知道很多道理而不依教观心,犹如医生准备很多药方而不用,故多闻无功,不逮修习。《六祖坛经》云:“法即无顿渐,迷误有迟疾。”法法平等,依教观心则能澄浊、解结。

  在上课时,老和尚鼓励大众把握十四天讲习的因缘,好好用功,平时大众在精舍很忙,少有充裕时间研究经教,要发心──舍我其谁的发心。如果每位都有这种观念,道业就会成就,就能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度众。听到这句话,见法心生惭愧、忏悔,出家六年多,自认为自己一直在发心做事,遇到任何境界只有“承担”二字。

  事相上做到承担,但心里面贪瞋痴的种子仍潜伏着,这些念头是障道的因缘,使自已修行路上进进退退。至今才知遇到瓶颈的症结在那里?被执着、无明障蔽了,并没有真正做到舍我其谁的发心。心一转境,即化除心中积习已久念头。依二决定义来用功,安住中道实相,才能转烦恼成菩提。跟随老和尚愈久,更体会到老和尚慈心广大,悲心无尽,智慧如海,将禅宗心法普传出家、在家弟子,不舍一众生的愿力,真正是佛菩萨住世,舍我其谁的大发心。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有作者 无有受者
下一篇:发心即无障碍,利他就是自利
 观照细行,落实修行
 谈广学多闻
 自利利他福慧圆
 培养恭敬心
 心念球赛的运动员
 这个与那个
 智慧欢喜结善缘
 以戒为师,自我管理
 送别思想起——生门与死门
 善缘与恶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玖 信心 定位 发愿[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佛教相信六道轮回,那怎么证明有地狱存在?[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定解宝灯论》讲记(十七)[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