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冈波巴四法·出版序
卡塔仁波切
{返回 卡塔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76
《冈波巴四法》由〈三乘合一不可分〉、〈无虚之慈无幻之悲〉、〈觉知的心——奢摩他[止]修开示〉、〈冈波巴四法〉四篇结集成书,内容是堪布卡塔仁波切所作的开示。
〈三乘合一不可分〉,说明[以三乘之名传法的意义并非代表其自身之本质即如此,它仅是为了契合欲修行的众生个别的能力和根器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无虚之慈无幻之悲〉,就是[有时虽然我们并不刻意去培养这种慈悲的特质,也会在瞬间体验到,因为它正是我们与生带来的一种潜能。]
〈觉知的心——奢摩他[止]修开示〉,以[七支坐法]、[实修]、[立禅]、[共修的重要性]、[禅修的进步]来开展[止]修的说明。
〈冈波巴四法〉,逐一阐述[愿心向法]、[愿法遁道]、[愿道净惑]、[愿惑证智]等四法精要。第一法:说明要舍离财物,学习善恶之分;第二法:指出应该培养出菩提心以及发心度众的愿力;第三法:深入说明空性;第四法:说明迷惑确实可以当下转为智慧。

{返回 卡塔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冈波巴四法·三乘合一不可分
下一篇:六道轮回从生至死到再生
 圣观――以戒律和虔诚净化我们的环境
 立禅
 冈波巴四法·无虚之慈 无幻之悲
 菩萨戒
 证悟的女性
 冈波巴四法·觉知的心——奢摩他“止”修开示
 空性的体悟
 实修
 三昧耶戒
 谈皈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讲义 第三十二讲 智慧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三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身的创造性阐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人既然死了,亦其业报结束,为何阳世病苦还会带到阴间受?又中阴身投胎,不是生前之事都会忘了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栏目:星云法师]
 何苦要生气(阿莲)[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