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八 少壮的佛教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25
八 少壮的佛教
  印度的三期佛教,在理论上、行践上,都有它一贯的特征。这三期佛教,正像人的一生;初期佛教是童年:它活泼天真、切实,批评阶级制、苦行、迷信、祭天、淫荡、神我,指导了不苦不乐的人生正轨。不过,正法的内容,还没有具体的开发,理论上幼稚了些。它还在求学时代,重于自利。中期佛教,是少壮时代:理智正确发达,行动也能切实,它不但自利,还要利他。它不像小孩的乱跳,老翁的倚杖闲眺,它富有生命、朝气,大踏步向前走。不过世间的经历渐多,不随时检讨,惰性、自私怕要跃跃欲试了。后期佛教是衰老,一直向灭亡前进。它的经验丰富,哲理的思辨,中期也有不及它的地方。它的惰性渐深,暮气沉沉,专为子女玉帛打算,却口口声声说为人。上次,虚大师南洋访问回来,说锡兰教理是小乘,行为是大乘;中国理论是大乘,行为是小乘。我看:南方佛教较有实际利人的行为,这是初期佛教的本色。现阶段的中国佛教,不但理论是后期的 [P111] 大乘,唯心的、他力的、速成的行践,也都是后期佛教的本色。我们如果要复兴中国佛教,使佛教的救世成为现实,非推动中期的少壮青年的佛教不可。后期佛教,可以请他做顾问,取他一分丰富的经验。我们更得发扬初期的天真、切实的精神。以中国内地特有的中期佛教的思想,摄取藏文系及巴利文系的宝贵成分,发扬佛陀本怀的即人成佛的佛教! [P113]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 生
下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七 中道之行
 华雨集第五册 四三、答曾宏净居士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华雨集第五册 三七、答慧空尼
 空之探究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
 中国禅宗史 第六章 坛经之成立及其演变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一 探求佛法的信念与态度..
 以佛法研究佛法 五、大乘是佛说论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四章 忏悔业障
 印度佛教思想史 自序 目次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二章 结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实在与知识(张尚德 译)[栏目:佛教思想研究]
 启开皈依之门是什么?支分为几种?[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解脱的技能 僧侣生活[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三六)[栏目:杂阿含经]
 穿越死亡[栏目:行者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