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永恒的自信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1

永恒的自信
文/见昀法师   

  经云,众生心具足无量性功德,净法满足,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有情众生虽常处于烦恼之中,为苦闷无明所缠缚,但是清净自性却不曾须臾失去。

  佛性人人本具,众生平等,毫无差别。自性当中涵藏了最珍贵的宝物,能够流露最圆满的智慧与最胜妙的境界及利益;但是众生皆以拥有外物的多寡来判定自己的价值,而能明了珍宝就在自家中,不卑不亢地面对任何处境的人,宛如凤毛麟角。于是,富者骄、贫者卑;多闻者慢,未学者轻。自信,就建立在功名利禄的厚与薄,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褒与贬中。

  古时有一齐国人,每日朝出夕返,必当吃饱喝足,洋洋得意地返家,向妻妾夸耀在外所享受的种种美食及醇酒。当妻妾询问往来应酬的朋友为何人时,齐人总回答是权贵显耀,言下颇以此自豪。一日,好奇的妻妾尾随丈夫外出,想窥其在外的生活如何风光,没想到发现他白日在街头游荡不定,并无权贵相伴。浪掷是日后,傍晚走进城外的墓区,向在祭祀的人们乞讨祭拜所余的酒肉;不足以裹腹时,又东寻西找,到其他坟上去乞讨。妻妾至此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丈夫每日饱食酒肉的方法,两人痛心而泣。不知情的齐人却如往常一般,回家后以虚妄的际遇夸耀亲人,沾沾自喜。

  愚昧的齐人以为没有显赫的生活,会在亲族间黯然无光,无以立足,故以虚妄的谎言及幻象来掩饰自己的卑微,从而造作了种种扭曲的行为,再以这些假象来填充面子,使自己傲立于亲友之间。

  齐人所引以为卑、引以为傲的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声名,这些物质、声名,从本以来,不仅不能恒常伴随我们,甚而还劳累我们苦苦追求。即使追逐而得,短则数日,长则一世,又将散去,终归于无。而下一世,又是辛苦追逐的开始。假使我们将自信建筑在这些生灭无常的事相上,就等于让自己在卑与慢之间反覆轮回,始终找不到平衡点。所以没有坚毅不变的自信,也就无法支持我们度过每一个人生的顺逆境,时时不卑不亢地待人接物,让我们免于像齐人般荒诞偏颇的心态与行为。

  看不清自性功德本质的人,容易陷于贫穷与富贵、有与无的境界风中,时而忧、时而喜,甚且成为外物的奴隶。唯有秉持着清净的自性,才能安于不动的自信,才能免于在卑与慢的极端中摇摆不定。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已经具足于己身,何需向外寻求?只要能够反省己身、反闻自性,身口意业都能合乎诚信,循着淳净的自性而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最恒久的自性了。自信,不在外,反求诸己,它早已在不曾变异的自性当中。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海中的小水滴
下一篇:良朋益友
 敬重的老菩萨
 宽恕
 生命学堂
 禅绕人生 解缠许你三把钥匙
 一心敬慎
 受戒日记二则
 随喜功德,获福无量
 会善知识得个入处
 走出生命的阴影,绽放自性的光辉
 知恩.感恩.报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洗去铅华 重归平实——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僧人角色之思考[栏目:宽见法师]
 身心清净无有挂碍[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老师对学生生命影响大[栏目:蔡礼旭老师]
 见性[栏目: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有哪些出家人没有资格为在家人授菩萨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13 我也可以为你忙[栏目:大机大用]
 若念佛念叨“容发动习气、无明烦恼。阶段,”这个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善巧对治,方能渡过此难呢?[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附录 以观想治疗[栏目:西藏医心术]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六)改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